國中會考作文無題目!解析聳動標題動機 國文老師:考驗思辨能力
會考寫作測驗無題目,鳳西國中國文老師陳宜政認為,考生可從實際生活經驗著手,並結合自己對標題的理解做正確價值判斷,明顯欲考驗學生思辨能力。(記者黃良傑攝)
〔記者黃良傑/高雄報導〕國中會考今(18)日最後一節寫作測驗(作文),但未訂出題目,而是以FB和youtube上誇大不實的虛假事物或廣告,讓考生運用自身經驗,正確的價值觀,對假訊息,進行判斷真假新聞的一篇文章,考生普遍反應不易發揮。但此題作文可凸顯許多事物,容易被第一眼的外表給誤導,鼓勵學生培養判斷虛實的素養和能力。
五福國中考生許珽威說,這次沒有作文題目,而是給考生一段FB和youtube上,誇大不實的虛假事物或廣告,進而要考生運用自身經驗,正確的價值觀,對假訊息進行判斷,論述如何分辨真假新聞,以及表達思辯能力。
考生鄭羽珊說,從標題去延伸出思路再落筆論述,是一種不同的寫作感受,她表示,一般人容易被第一眼的外表給誤導,造成虛有其表的表象,所以學生也要具備有判斷虛實的素養和能力。
鳳西國中考生郭秝程說,作文題目稍微偏難,但符合學生生活經驗,雖然作文沒有題目,透過幾個聳動新聞標題,要立即解析下標題者的動機,以表達是否有媒體識讀的類似經驗和看法,題目生活化還算好發揮,他從漣漪效應寫起,闡述多數人會被標題吸引,甚至成為傳播者的原因,並說明一般民眾懶於求證訊息真實性以至於成為受害者。
鳳西國中國文老師陳宜政表示,此次會考寫作測驗主要讓考生從實際生活經驗著手,並結合自己對於標題的理解做出正確價值判斷,明顯想考驗學生思辨能力,透過語文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期待學生透過平日的生活觀察,多接觸新聞時事,培養媒體識讀,並做深度思考,對學生而言是非常生活化的題目,可評量不同程度的學生關注標題和實質內涵的思辨以及語文書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