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強震》一堆人沒收到國家警報 地震中心:系統一開始低估震度
針對花蓮規模7.2強震,與國家級警報發布的情況,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因前2報低估地震規模,未來將優化系統。(記者吳柏軒攝)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今(3日)發生花蓮7.2強震,僅比25年前的921大地震規模差一點,更在花蓮縣和平、花蓮市等地造成震度6弱災情,全台有感,氣象署建置國家級警報,北部有些人卻沒收到,對此,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坦言,系統僅1秒時間預測後面震度,今日前2報都低估,未來將優化。
吳健富表示,國家級警報的原理,是透過全台47個測站,當有4個站收到地震波當中跑較快的P波(每秒10公里)時,就推測是地震事件,並設定門檻,抓P波的1秒監測數據,透過系統推測,如果該P波可能導致芮氏規模5.0以上地震,或是可能造成震度4以上的災情,再計算影響區域並發布警報。
至於今天為何全台有感,但部分區域民眾卻沒有收到?吳健富還原,今日7.2地震發生在7點58分9.9秒,國家級警報系統花9秒時間算出,在7點58分18秒就發出第1報,當時粗估地震規模6.2,並針對東台灣、花蓮、宜蘭等地發布,但因台北市、新北市沒有達發布門檻。
第二報則是在7點58分24秒,吳健富說,當時上修地震規模達6.8,並追加針對新竹、苗栗、台東、嘉南地區等發布國家級警報,可是台北市、新北市仍未達發布門檻。最後全台沒有發布警報的區域包含:台北、新北、基隆、桃園、高雄、屏東等地。
吳健富解釋,國家級警報有信任問題,若一直發布恐造成「狼來了」情況,另外今天地震發生在台灣東部外海,當地的地震測站較少,而若增加地震測站,又可能影響電腦計算速度,拖累發布警報時間。未來會更加精進相關系統,讓其跟地震實際規模更貼近,
此外,地震預報也有盲區,吳健富說,主要是偵測較快的P波再計算發布,好預測較慢但能量較大的S波帶來的地震衝擊,但S波每秒也跑3.5公里,舉例今日花9秒時間計算後再發布國家級警報,S波也已經跑了31.5公里以上,但今日地震震央離陸地僅25公里,就會發生地震波抵達了,但國家級警報才發布的情況。
氣象署透過海外佈建的海底纜線與相關設備,建立地震預報系統,提供即時資訊來發布國家級警報。(記者吳柏軒攝)
氣象署建構地震預報系統,其中東部外海透過海底纜線與相關設備,偵測東部板塊隱沒帶的地震。(記者吳柏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