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身心障礙融合生 教育部提升幼兒園特教知能
正確對待身心障礙融合生,教育部提升幼兒園特教知能,推動「融合教育多元輔導試辦計畫」,圖為幼兒園所參訪北市南港幼兒園。(教育部)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為落實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融合教育精神,教育部國教署推動「融合教育多元輔導試辦計畫」,委請台北市立大學辦理系列增能研習及參訪等活動,協助提升幼兒園特教專業知能,自109學年至112學年累計有159園次參與,期營造友善學前教保環境。
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融合教育精神,是為了讓身心障礙者能夠不受歧視、機會均等的享有「教育權」,各國政府均應致力推動融合教育制度,但融合教育需要園所及教師學習相關知能。教育部國教署組長王慧說明,教育部推動輔導計畫協助增能,研習議題包含:與巡輔教師溝通合作、個別化教育計畫(IEP)融入日常作息、大肌肉活動及親師互動等,並以具體案例幫助參與者連結到自身經驗,看見「融合生」需求,運用幼教專業調整教保活動課程及環境,將幼生的個別化教育目標落實在每日活動及學習裡。
台北市永建非營利幼兒園園長林意紅主講「大肌肉活動與融合生輔導」,分享大肌肉活動設計除兼具挑戰及安全性外,應提供清楚的視覺提醒及動線標示,利用分組、分道、分流,減少幼生等待時間,維持活動順暢並降低碰撞、推擠機率,讓不同能力的孩子都有充足時間探索,特殊需求的孩子也能在自然情境中練習,身體動作日漸協調,讓幼生更有自信探索及學習。
另在親師溝通部分,台北市立南港幼兒園園長楊繼敏分享,如何系統性規劃親師活動,讓家長有機會觀察並和老師討論幼生在園的學習,凝聚教養共識,讓家長成為老師的重要合作夥伴。課程規劃及環境預備都很重要,教師察覺幼兒需求,並設計適合的大肌肉活動,提供多元、多層次、差異化課程,讓一般生和融合生都有多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