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牡蠣進口量創同期新高 漁業署聯手食藥署展開產地稽查
購買國產牡蠣,選擇產銷履歷標章最有保障。(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為消除進口牡蠣魚目混充為國產蚵仔疑慮,行政院食安辦邀集衛福部食藥署與農業部漁業署運用農業部水試所開發的牡蠣檢驗方法,即日起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稽查專案計畫,以提升食安與確保漁民及消費者權益。
依農業部統計,我國進口牡蠣最大宗的產地國來自越南,今年1-10月進口量達2943噸,較去年同期自越南進口的1972噸成長49%,過去就常有漁民反映,因越南牡蠣較便宜,有部分不肖商人將越南牡蠣充當台灣牡蠣販售,嚴重影響我國漁民權益,水試所今年度成功建立「牡蠣產地鑑定技術」,並已經食藥署審認通過。
漁業署表示,從2021年就會跨部會辦理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稽查,另也輔導國內牡蠣養殖業者導入水產品溯源制度,目前國內約有730個牡蠣養殖戶取得水產品生產追溯條碼(簡稱QR CODE),以及35個養殖戶通過產銷履歷驗證。
不過有申請產銷履歷的東石蚵農表示,牡蠣的產銷履歷認證還待推廣,坦言大部分的民眾因消費習慣,若到產地購買仍傾向購買現挖的鮮蚵,但事實上就販售量而言,不可能賣給民眾的鮮蚵都是現剖現挖,大部分都是提前挖好裝籃後販售。
漁業署則表示,會再持續推廣,並將持續推動國產牡蠣可追溯制度,強化生產業者自主管理責任,揭露生產者資訊,另已跨部會成立「牡蠣養殖輔導工作團隊」,輔導牡蠣產業自養殖技術、設備管理、加工安全及市場行銷等面向持續精進,提升國產牡蠣技術品質及加工處理設備,建立牡蠣產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