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mRNA技術重要發現 中研院:共同研究者是台灣學者

諾貝爾生醫獎兩得主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右三)、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右二),今年8月曾來台領取唐獎。(資料照)

諾貝爾生醫獎兩得主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o,右三)、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右二),今年8月曾來台領取唐獎。(資料照)

2023/10/02 20:16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匈牙利生物化學家卡里科與美國醫學家魏斯曼獲獎,台灣學界表示兩人研發的核苷鹼基修飾技術,克服過去mRNA引起免疫系統嚴重發炎反應缺點,更可快速製造,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拯救無數生命,有利於應用基因治療與癌症治療。

一如外界預期,卡里科與魏斯曼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肯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說明兩人疫苗技術突破的貢獻,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漢忠表示,兩人獲獎實至名歸,使用mRNA技術研發的武漢肺炎疫苗於全球已經累計施打超過130億劑,全體人類已有65%到70%施打,貢獻卓鉅。

吳漢忠進一步指出,mRNA疫苗技術研發超過40年,但過去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mRNA注射入人體後,會引起免疫系統嚴重的發炎反應,mRNA也很難送到標的細胞,卡里科和魏斯曼合作將mRNA部分核苷酸修飾,讓mRNA可存在於人體細胞較長時間,並不再引起發炎反應。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陶秘華表示,mRNA技術可快速用於製作武漢肺炎疫苗,主要是因該技術之前已投入應用於流感疫苗、癌症疫苗,並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疫情爆發後,取得mRNA疫苗技術的莫德納與輝瑞藥廠就過去臨床試驗基礎,進一步開發疫苗成功,而mRNA的技術更有利於讓疫苗快速生產與設計。

兩位得主今年8月因領取唐獎而到訪台灣,陶秘華表示,卡里科於演講時曾特別提到她所主持的實驗室中1位台灣研究人員對mRNA疫苗取得突破技術的貢獻,該研究員林女士畢業於北一女、台大,卡里科與這位林姓資深研究員曾於1999年共同發表論文證明mRNA送到人體細胞後,可有效產生蛋白,「卡里科說這是整個研發過程重要的發現。」

吳漢忠也表示,這次醫學獎的遺珠之憾就是開發出可包覆mRNA脂質奈米顆粒的彼得.庫利斯,若無他所開發出的脂質奈米顆粒,很難保護核苷酸順利送到人體內。

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則指出,兩名得獎者讓mRNA疫苗技術取得突破後,更開拓疫苗技術的應用,包含未來可用於基因治療、開發癌症疫苗等潛力,尤其mRNA可活化毒殺T細胞,但對於mRNA技術為什麼可引發T細胞的途徑仍待進一步研究。

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助理教授林柏亨表示,卡里科能完成相關研究都源自於堅持,卡里科一直都想找出mRNA疫苗克服免疫系統發炎的解決方法,但送研究計畫案都被拒絕,甚至一度還在任教的賓州大學從副教授被降等到助理教授,科學研究很難短期就看到成果,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醞釀,也幸好科學家不曾放棄,才能讓人類得以享受成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