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苗縣後龍營造埤塘友善棲地 大田鱉入新居有好消息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今年8月間在苗栗縣後龍過港段之保安林地,投入埤塘棲地營造,如今成果展現。(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今年8月間在苗栗縣後龍過港段之保安林地,投入埤塘棲地營造,如今成果展現。(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2023/09/22 15:47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今年8月間在苗栗縣後龍過港段之保安林地內,偕同轄內推動「國土生態綠色保育網絡平台」公、私、民間團隊等夥伴,投入埤塘棲地營造協力活動,以傳統的手作方式,進行埤塘周邊截水溝與水路整理及下水進行埤底土壤晶化作業,並以竹稈製作供大田鱉產卵的棲枝,打造大田鱉適切的居所及產房,讓大田鱉回到自然的環境棲地,歡喜入新居。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指出,經過3週的監測觀察,9月14日即傳出好消息,新竹分署人員在其中一棲枝上發現大田鱉的卵塊,卵的數量多達上百顆,當日同時也看到大田鱉從水中爬上棲枝,將身體上的水敷在卵塊上做保濕保護卵塊,盡責地做好爸爸的照護工作。2天後,9月16日小田鱉已順利孵化並滑落入水中,完成世代交替。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表示,大田鱉是台灣體型最大的昆蟲,在農田及濕地昆蟲中屬於食物鏈頂端物種,牠的存在象徵一個穩定健全的生態系,由於其對環境敏感,只能在無毒、乾淨的水域生存,一旦使用農藥、化肥,幾乎就找不到大田鱉的蹤跡。對於能在大田鱉繁殖季節尾聲,看到大田鱉回到後龍好望角的自然棲地,讓協力建構友善環境棲地的夥伴們都非常開心。

苗栗縣後龍好望角一帶因本身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及過去居民開墾利用的人文背景,交雜出在地特有的埤塘里山地景,然而因為農村人口大量流失、埤塘的利用逐漸式微、外來種入侵、農藥污染甚至珍稀物種的盜獵,使淺山埤塘的自然資源逐一劣化消失。

此次大家協力完成643地號埤塘的棲地營造,達成改善埤塘陸化和外來種入侵等課題,並提升自然環境棲地品質,讓具有環境指標性的大田鱉回來了,是好的開始,也建立大家的信心,亦期累積此次埤塘棲地營造經驗擴大至好望角地區的每口埤塘。

母大田鱉於棲枝上產卵。(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母大田鱉於棲枝上產卵。(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公大田鱉盡責護卵。(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公大田鱉盡責護卵。(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