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為題 慈濟全球共善學思會登上哈佛大學地理學講堂

以「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為主題的慈濟基金會第九屆共善學思會,本月2、3日首次與哈佛大學合辦,2天研討會共發表12篇論文,與會30多位學者深入廣泛討論慈濟經驗對世界的啟示。(慈濟基金會提供)

以「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為主題的慈濟基金會第九屆共善學思會,本月2、3日首次與哈佛大學合辦,2天研討會共發表12篇論文,與會30多位學者深入廣泛討論慈濟經驗對世界的啟示。(慈濟基金會提供)

2023/09/09 00:19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慈濟基金會每年舉辦全球共善學思會,今年第9屆大會首度與哈佛大學文理學院合辦,本月3、4日在哈佛大學地理學講堂舉行。來自全球跨領域的30多位學者專家以「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為主題,共發表12篇論文,盼從「慈濟經驗」提出解方,以因應當代社會、環境議題。

耗時2年籌備的第9屆全球共善學思會,2天研討會從「證嚴上人影響力」、「歷史背景下的證嚴上人」、「證嚴上人的思想」3大面向,共發表12篇論文。地主哈佛大學包括著名中國藝術史學者、CAMLab主任汪悦進(Eugene Wang)、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教授李嘉倫(Caroline Reeves)、哈佛神學院多元宗教助理院長桑福德(Monica Sanford)、哈佛亞洲中心主任羅伯松(James Robson)、哈佛商業管理學教授李奧納(Herman B. Leonard)與會。

另包括普林斯頓大學佛學研究教授太史文(Stephen Teiser)、倫敦大學教授史芬尼(Stefania Travagnin)、研究中國文化與宗教世界級的學者—加州聖地牙哥大學榮譽教授趙文詞(Richard Madsen)、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何建明教授,北京大學佛學中心教授王頌、玄奘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釋昭慧法師、慈濟大學教授林建德等30多位學者共聚一堂。

與會學者透過證嚴上人近60年來思想智慧與實踐成果,討論宗教如何解決當前社會問題、以及地球面臨的環境威脅,以慈濟經驗提出解方,包括茹素、環境科學研究與佛教宇宙觀的呼應、人間佛教在佛教歷史進程的定位等,體現兼容東西方哲學、慈悲利他的包容精神、慈濟志業全球實踐的普世價值,跨越族群、國族及宗教藩籬。

與會學者也建議,應從學術與出版等各方面,擴大上人與慈濟研究,透過科學的語彙、國際化的視野向全球展現慈濟人文的深度及永續;學者也一致認為,應成立國際性慈濟文化學術發展基金會,支持慈濟與現代人間佛教相關學術研究、會議及出版,與全球學術機構合作培養以慈濟為研究主題的博士生,盼慈濟經驗能夠流傳歷史。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恩師哈佛大學法學院資深教授溫格爾(Roberto Unger)也參加會議晚宴表達支持。學者們一致表示,這次研討會在當代佛教學術史、慈濟志業發展史上具指標性意義。

慈濟慈善基金會也與哈佛大學文理學院CAMLab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在2026年慈濟60週年在哈佛大學CAMLab及慈濟台灣本會,創作展出全方位多媒體沉浸式展覽,隨後至全球各分會展出,期盼與世界共同分享證嚴上人對世界的慈悲關懷,擴大影響力,讓全球一起邁向共善的未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