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署首揭中大型野生動物族群趨勢 石虎仍未脫困
林業署指出,生活在丘陵及淺山農田的石虎,容易被路殺或遭遊蕩犬貓攻擊,整體族群相對豐度仍尚未回穩。(林業署提供)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為掌握野生動物族群變動趨勢,林業署在全台架設超過300台紅外線自動相機,進行全年長期監測。最新監測成果顯示,以森林為主要棲地的台灣水鹿、穿山甲及台灣黑熊等野生動物的族群數均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反觀生活在丘陵及淺山農田的石虎,容易被路殺或遭遊蕩犬貓攻擊,整體族群相對豐度仍尚未回穩。
林業署表示,野生動物族群變動趨勢是保育政策擬訂的重要參考依據,自2015年起委託屏科大團隊逐步建置紅外線自動照相機長期監測網共191個樣點,長期記錄及監測中大型獸類的族群變動趨勢。
最新監測成果顯示,以森林生態系為棲息地的獸類,如保育類的台灣水鹿、台灣野山羊、黃喉貂,以及一般類的山羌、台灣野兔、黃鼠狼的族群相對豐度均持續上升;而保育類的台灣穿山甲、麝香貓與一般類的臺灣野豬、白鼻心等則維持穩定。
而2019年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的台灣獼猴,全台北中南東四區族群相對豐度都顯著上升,其中東部豐度上升幅度最大。至於台灣黑熊的族群相對豐度也逐年增長,不過尚需累積更多樣本數,才能在統計上確定其族群數量是否顯著上升。
不過,林業署也指出,相對於森林性物種的族群均處於穩定或持續增長,以丘陵及淺山農田為主要棲息環境的石虎,容易受到路殺、遊蕩犬貓攻擊、土地開發棲地滅失等人為因素衝擊。雖在南投執行的石虎族群密度監測計畫,顯示該區域的石虎族群穩定且族群密度有增加趨勢,但整體而言,石虎的族群相對豐度仍尚未回穩;盼透過相關計畫鼓勵在地居民轉型友善農作及協助巡護棲地,改善石虎及其他淺山物種的棲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