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5千萬元修復 西螺福興宮觀音亭重現風貌
西螺福興宮「觀音亭」揭匾。(記者林旻臻攝)
〔記者林旻臻/雲林報導〕為提供信眾更加完善的參拜空間,雲林縣西螺福興宮3年前斥資5000萬元辦理廟宇修護工程,並邀請多名傳統工藝大師,針對建築、廟瓦、各殿動線等進行修繕,於今年修復完成。
西螺福興宮前殿敬祀太平媽祖,後殿供奉觀音佛祖,1861年螺陽地區先後遭遇震災、民變、三姓械鬥等動亂,在地方紳董、商賈、眾鋪戶共議下,將傾頹的觀音亭諸神佛遷入後殿同祀,形成兩廟合一的特殊信仰型態。
廟方本週舉辦觀音亭、財神殿、福德殿入火安座法會暨團拜三獻大典。西螺福興宮董事長楊文鐘指出,福興宮已有一甲子未進行大整修,此次特邀「人間國寶」彩繪藝師洪平順、木雕藝師李秉圭,木雕鑿花技術保存者張旭輝、細木作工藝師陳俊龍、傳統工藝交趾陶類保存者謝東哲、剪黏工藝師黃金生、粧佛工藝師楊紹鑫等等,並有雲邑陳岳山、鹿津吳肇勳等書法名家,以及前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研究員林文龍,讓修築工程充滿藝術氛圍。
楊文鐘說,修築工程不僅是對宮廟的承諾,更是對地方文化遺產的堅定守護,竭誠歡迎來自海內外的信眾前來參觀,感受太平媽祖人文薈萃的信仰文化與藝術之美。
縣長張麗善表示,西螺福興宮重視文物保存與修繕,去年成立太平媽文物館後,也在宗教文化推展過程結合多位人間國寶工藝師,在觀音佛祖殿可欣賞到洪平順、張旭輝大師用專業與經驗呈現的工藝成果。
張麗善說,尤其是福興宮的好義從風、莫不尊親匾額,具有啟迪人心作用,社會需要宗教信仰將禮義廉恥、忠孝節義發揚光大,非常肯定福興宮致力於宗教提升、文化落實,使禮節融入民生當中。
雲林縣西螺福興宮斥資5000萬辦理廟宇修護工程,觀音亭修復完工亮相。(記者林旻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