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教育應用首例 教育部「酷英聊天機器人」已有150萬用戶

導入生成式AI教育應用首例 ,教育部「酷英聊天機器人」已有150萬用戶。苗栗縣蟠桃國小老師駱儀芳今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分享其運用經驗。(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新北報導〕教育部推動「生生用平板,師師會電腦」政策,已配置61萬部平板到學校。教育部資科司司長李政軒今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報告,教育部委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建置「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學習平台」(簡稱酷英),去年底率先全球導入微軟Azure OpenAI服務與語音辨識及語音合成技術,開發CoolE Bot主題情境式英語聊天機器人,是全球首個使用Azure OpenAI服務的教育應用案例,目前已有150萬用戶,另導入ChatGPT作為AI寫作偵錯工具。
李政軒也說明,教育部雲端帳號串連學習平台,提供全國師生通用帳號,可登入61個免費教學服務或平台,減少記憶多組帳號密碼的負擔,並降低資安個資風險,且在數位內容教材部分,包括自然探究、再造歷史現場、國家綠道、健康、生涯規劃、台灣史等多元豐富之規劃開發。
苗栗縣蟠桃國小老師駱儀芳在會中分享其運用「酷英網」經驗,酷英是由台師大英語系特聘教授陳浩然團隊帶領,目前擁有約150萬來自台灣和世界各地的註冊用戶,導入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可以自主產生回應,透過酷英聊天機器人,學生可以選擇許多預設的對話主題,例如詢問醫生或攝影師關於他們的工作、或扮演偵探解開謎團等,酷英網站還可評估學生的發音、準確度和流暢度,學生更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無數次練習,提升他們的口說。
駱儀芳表示,學生在CoolE Bot主題情境式英語聊天機器人的協助下,能自主選擇專區內的聊天主題,利用CoolE Bot一問一答的高互動性,增加學生願意主動進行英文對話的機會,例如學生最喜歡「阿嬤的魔法閣樓」,另提供精準發音檢測與豐富的練習內容特性,輕鬆將授課文章轉成語音檔,作為學生聽力或口說練習測驗,還有AI寫作偵錯工具,10秒就給精準回饋。
此外,南投縣爽文國中老師王政忠分享,今年起在「夢N」的工作坊中導入數位學習,分為20組學科領域班別,召集150位講師團隊,歷時280小時共備產出88個數位教學策略及134個教學示例,未來辦理130班別各學科領域教師工作坊;南投縣史港國小主任施君潔與台中市北屯國小主任葉晉源分享運用「教育部因材網」經驗,嘉義市垂楊國小老師程可珍分享「教育雲電子書整合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