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歧視事件納全民原教 教育部、原民會攜手擬定4策略
教育部與原民會今召開「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會」,針對全民原教擬定3項精進措施,並將從推動4大實施策略,促進社會更加認識原住民族。 (原民會提供)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消除歧視,從教育著手!教育部與原民會今天(27日)召開「原住民族教育政策會」,針對全民原教擬定「原住民族教育議題融入課程教學之精進與實踐計畫」,研修「友善校園計畫」,並搭配近期相關時事案例等3項精進措施,從教科書、師資、課程、社教機構等4大實施策略,促進社會更加認識原住民族。
台中一中園遊會有學生以「烯環鈉」(台語諧音「死番仔」)作為擺攤主題;台大學生會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校內布條卻出現「火冒4.05丈」字眼,被外界發現是諷刺原住民考生加分制度;另外,台大經濟系學會正副會長選舉也出現某組候選人政見有「原住民入學名額減少」等言論,引發外界熱議。
本報日前獨家報導,教育部已針對相關案例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 包括台中一中的事件涉及的是族群平等與民主機制的界線,台大言論自由月的布條則涉及言論自由與族群平等的界線,其布條所提的加分制度,也牽涉公平與族群平等的界線問題,將進一步擬定為全民原教的教材內容,今天與原民會共同討論如何撰寫相關教材。
今日會議由教育部長潘文忠與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共同主持,針對精進措施方面,擬定首先是透過教育部核定的「原住民族教育議題融入課程教學之精進與實踐計畫」,以原住民族權利手冊等出版品作為實施內容;並將研修「教育部推動友善校園計畫」增列「普及推動原住民族教育及多元文化教育」相關執行項目。 此外也將運用近期學校相關案例強化機會教育。
會中也決議,將透過「研發補充教材及作為教科書編寫參考」、「師資培育及增能」、「納入高級中等以下學習階段相關課程」及「透過社教機構加強推廣」等4實施策略推廣到各學校,使原住民族教育議題融入領域學習課程,協助師生學習原住民族教育,並提升教師相關原住民族多元文化知能,運用學校相關案例強化機會教育,加強全民原教之推廣,降低原住民族歧視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