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先頭部隊終於出動了!宜蘭龍潭湖圓吻鯝魚逆流而上產卵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湖首批溯溪產卵的圓吻鯝魚。(李志文提供)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湖首批溯溪產卵的圓吻鯝魚。(李志文提供)

2023/06/17 18:52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湖的圓吻鯝魚,每年端午節前後固定溯溪產卵,上週「先頭部隊」現身,龍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龍潭村長李志文驚喜發現,體型變小的魚群,今年恢復成原有水準;接下來預估還有3波產卵潮。

圓吻鯝魚俗稱「鯁仔魚」,是台灣原生魚種,分布在淡水河系及宜蘭地區河系湖沼,數量不多,龍潭社區為保護鯝魚,維護附近生態環境,設管狀河道及魚骨阻流結構,幫助鯝魚「逆流而上」產卵。

圓吻鯝魚產卵期落在端午節前後,整條小溪滿布鯝魚,成為當地著名的生態奇觀,魚卵則順著水流,附著在石頭或草根。今年遇上陰曆閏年,端午節較晚,加上雨量不多,導致龍潭湖水位不足,圓吻鯝魚溯溪期程延後。

李志文說,上週颱風外圍環流帶來雨勢,水位上升,一批圓吻鯝魚率先組成先頭部隊上游產卵,雖然數量還不多,粗估約8000條,但活力滿滿,接下來預估還有3波,每一批鯝魚產卵後,會停留原地3天,再返回湖裡,每一波相隔7至12天,今年魚況預估持續到7月。

李志文指出,一般鯝魚體長約12到15公分,前幾年縮小到10公分不到,準備產卵的鯝魚,也從20公分縮小到15公分,讓大家相當憂心;今年溯溪而上的鯝魚,體長已恢復正常,讓大家安心不少,而且湖裡已聚集大批魚群,迫不及待上游產卵,目測數量比去年多2到3倍。

李志文提醒,欣賞鯝魚產卵請降低音量,不要大聲喧嘩,不將手浸到水裡甚至碰觸鯝魚;另外,鯝魚產卵期間不進食,請民眾不要餵食,避免汙染水質。鯝魚上游動態將公布於臉書粉專「阮厝的名叫“龍潭”」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湖等待溯溪產卵的圓吻鯝魚。(李志文提供)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湖等待溯溪產卵的圓吻鯝魚。(李志文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