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美森離岸風場通過環評 環委要求加強石虎保育
美森離岸風場位於苗栗縣後龍鎮外海,面積約8.4平方公里,離岸最近距離約4公里。(擷取自環評書件)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位於苗栗外海的「美森離岸風電興建計畫」,今(17)日通過環評大會審查。由於此案陸上變電站及陸纜設於石虎出沒熱區,環委要求加強石虎生態調查,並請石虎專家針對施工期間的石虎保育措施隨時進行檢討。
美森離岸風場位於苗栗縣後龍鎮外海,面積約8.4平方公里,離岸最近距離約4公里,水深介於50至60公尺;預計最多設置12部風機,單機裝置容量14至20MW,風機間距大於700公尺,最大總裝置容量240MW;海纜規劃苗栗縣竹南鎮、後龍鎮擇一處上岸。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員施仲平指出,該風場位置離岸最近距離僅4公里,施工噪音對近岸鯨豚的影響大,水下噪音標準應該加嚴,不應該和其他風場一樣適用水下噪音聲曝值不得超過160分貝的標準;另據開發單位的環評資料,風機基礎型式可能包含單樁式或套筒式,施工規劃不夠具體,「如果什麼都可能發生,就等於沒有承諾」。
環委也表示,該風場計畫的水深達60公尺、打樁深度很深,水下噪音聲曝值要低於160分貝很困難,建議若在地質條件允許下,該案取得經濟部籌設許可時,應優先使用屆時已商業化的負壓式沉箱基礎、振動錘或對環境更有善的施工方法。
由於此案陸上變電站及陸纜設於石虎出沒熱區。環委要求,在陸域工程施工期間,應加強石虎生態調查,設置至少5台紅外線自動相機、每季至少調查1500小時並採人工巡視;並建議開發單位聘請石虎專家,每天至施工地點附近觀察有無石虎出沒,並隨時檢討施工期間的石虎保育措施。
另為降低鳥擊風險,環委要求,施工期間應執行海上鳥類雷達監測、營運期間的鳥類生態調查應增加黑面琵鷺,並針對燕鷗等鳥類猛禽的分布及遷徙進行路徑分析;蝙蝠部分,施工及營運期間應進行風場範圍的蝙蝠超音波監測。
位於苗栗外海的「美森離岸風電計畫」,今(17)日通過環評大會審查。(記者陳嘉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