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看見世界中的台灣 台史博彙整COVID-19記事

過去3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期間,眾多宮廟的科儀文化配合防疫措施的施行下找到新秩序。(圖由台史博提供)

過去3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期間,眾多宮廟的科儀文化配合防疫措施的施行下找到新秩序。(圖由台史博提供)

2023/05/09 13:23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隨著口罩解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解編,回想這3年的防疫生活,彷彿經歷一段「異世界」生活。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稱台史博)蒐集、記錄這3年來防疫的日常與非日常,為了在數年、甚至百年後,保存台灣人民的防疫歷程,證明這個「異世界」確實存在過。

台史博表示,2020年5月6日透過臉書發文,啟動「COVID-19(武漢肺炎)物件蒐集計畫」,並且隨後與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拾穗者文化合作推出「COVID-19影像與敘事」網站。其中「COVID-19影像與敘事」網站因應疫情趨緩,已於今年4月10日停止收件,此網站由民眾自行上傳、記錄,收藏有486筆資料,從簡短的說明到長篇的心情抒發,展現3年多來的防疫生活樣態。

台史博表示,來自各界提供的防疫物件蒐集,有各色的口罩、停辦的展演活動門票、記錄媽祖降駕神諭的防疫公告、電影海報畫師顏振發畫的「防疫大作戰」巨幅海報,以及來自麻豆國小學生寫的疫情聯絡簿等約300件物件,近百名的提供者,已經陸續數位化上傳155筆資料至「國家文化記憶庫2.0」網站。

而為了反思防疫政策的影響,台史博拜訪醫護團體、航空業、運輸業、身心障礙、移工等工會或協會,記錄他們的故事,並上傳到記憶庫網站。隨著疫情指揮中心的解編,台史博後續接洽與蒐藏指揮中心相關物件,目前已取得指揮官的背心。

台史博表示,疫情期間蒐集來的珍貴資料,已策劃成國家文化記憶庫2.0網站的線上展覽「那些年我們一起抗疫的日子」,從社區到公共場所處處可見的防疫公告是台灣社會的日常風景,口罩成了防疫工具新時尚;民間以行動感謝海外疫苗的應援,也透過防疫成效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各式宗教活動調整原有方式,這場人間瘟疫,神、人共同齊心抗疫;排隊購買防疫物資以及搶購一空的貨架等成為疫情下獨特風景。

全台宮廟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期間,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紛紛暫停或簡化各項活動。此物件為朝興宮溫陵廟暫停公事公告。(圖由台史博提供)

全台宮廟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升溫期間,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紛紛暫停或簡化各項活動。此物件為朝興宮溫陵廟暫停公事公告。(圖由台史博提供)

台史博蒐集防疫期間相關物件,顏振發老師手繪傳統的巨幅海報。(圖由台史博提供)

台史博蒐集防疫期間相關物件,顏振發老師手繪傳統的巨幅海報。(圖由台史博提供)

台史博蒐集防疫期間相關物件,民眾沒有花掉的5倍券捐出來典藏。(圖由台史博提供)

台史博蒐集防疫期間相關物件,民眾沒有花掉的5倍券捐出來典藏。(圖由台史博提供)

台史博蒐集防疫期間相關物件,中衛提供的各式口罩。(圖由台史博提供)

台史博蒐集防疫期間相關物件,中衛提供的各式口罩。(圖由台史博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