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圖書館」、「線上朗讀接力」 國教署補助1千5百萬推閱讀教育

基隆市111年舉辦世界書香日,線上串聯朗讀活動。(國教署提供)
〔記者張維真/台北報導〕教學現場向來鼓勵孩子養成閱讀習慣,除了增進學習力,擁有良好的閱讀素養亦能培養學生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國教署111年度挹注逾1千5百萬元補助21縣市政府,共771所國民中小學舉辦閱讀推動計畫,其中包含邀請專家入校分享經驗的「真人圖書館」、串聯全台學校的「線上朗讀接力」等活動,盼提升校園閱讀風氣。
國教署國中小教育組長林祝里表示,各縣市政府設計不同形式的閱讀計畫,像是彰化縣政府以及當地學校,舉辦「真人圖書館」活動,廣邀文學、藝術、自然、音樂專家進入校園和學生分享實務經驗與個人專長。其中,彰化縣文昌國小則邀請曾獲神農獎肯定的現代農夫賴仲由到校分享,他帶領學生認識果園昆蟲、大自然生態,並分享柑橘種植,活動結合生態、農場推廣食農教育,成為趣味十足的閱讀課程。
林祝里說明,基隆市共有23所學校一起規劃世界書香日「悅讀快閃、棒棒相傳」活動,即便在疫情期間,閱讀教育仍不間斷,藉由線上串聯的方式,讓各校閱讀推廣教師帶領學生自選文本於線上完成朗讀接力。首先由閱讀推廣教師朗讀《基隆的氣味》,從基隆開始起跑,一路向南,再從屏東沿東半部回到基隆,完成全台閱推教師朗讀環島的活動。最後統計共有70逾所學校,包含馬來西亞、日本、美國等師生共同參與,將閱讀轉換為更有趣的形式。
林祝里表示,對孩子而言,閱讀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基礎能力,各縣市政府積極合作推動,並規劃各種活動讓閱讀在地方扎根,藉此開創閱讀推廣的形式,盼未來持續和各地方政府合作,提升我國中小學生的閱讀素養,打造更豐富的閱讀環境。

各縣市政府設計多元的閱讀計畫,圖為彰化縣文昌國小運用便攜式偽裝迷彩帳篷,讓孩子近距離觀察鳥類。(國教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