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竹縣「除龍」計畫 已捕獲528隻外來種「亞洲水龍」

入侵台灣生態環境的外來物種綠水龍,在新竹縣北埔鄉某處溪流現蹤。(劉創盛提供)

入侵台灣生態環境的外來物種綠水龍,在新竹縣北埔鄉某處溪流現蹤。(劉創盛提供)

2023/01/11 18:45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源自東南亞的亞洲水龍(又名綠水龍)去年在新竹縣北埔鄉被發現且數量不少!縣府農業處爭取中央經費委外總共移除528隻,但因性情兇猛,移除人員有人被咬傷縫了好幾針,就連捕捉用的碳纖撈網的握柄都被咬斷。縣府呼籲鄉親當心,一旦發現就立刻通報,不要試圖自行捕捉,更不要以為新奇而當寵物豢養,以免衝擊台灣原生生態,也對人類生活環境潛藏危機。

縣府農業處長范萬釗說,外來入侵物種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他們一獲中央通報在北埔出現有綠水龍,隨即委請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調查北埔鄉境內的特定溪流沿岸,結果發現真的有綠水龍入侵且體型大小都有,懷疑已經在北埔「落地生根」有好幾代了。去年7月到12月,總共執行21次調查和移除,39組工作小隊全部移除了528隻。

范萬釗說,根據資料顯示綠水龍屬雜食性動物,長得很像綠鬣蜥,會捕食台灣原生的攀木蜥蜴、樹蛙、蛇類、甚至小型哺乳類,掠食能力強大,台灣原生物種最受衝擊的就是鞭蠍、蜈蚣,就連溪蟹也難逃其毒「嘴」!

執行移除工作的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其總幹事劉創盛就說,彭姓會員在移除綠水龍時就遭咬傷,不僅縫了好幾針,還有人連捕捉用的碳纖撈網的握柄都被咬斷!

范萬釗說,綠水龍原產東南亞,屬於大型綠色蜥蜴,成體全長大約60到100公分,尾部長度為體長的2到3倍。通常出現在人為干擾度低的低海拔森林溪流、瀑布區的半水棲環境,白天常在溪流附近90到300公尺遠的範圍活動,夜間則會群聚在溪流周遭植被處休息。

綠水龍的主要繁殖期和產卵期在每年5、6月,生態發展協會調查員解剖去年8月捕獲的成體時,發現體內有數10顆蛋,顯示繁殖力十分驚人。也曾有2組人馬,1天內就捉到48隻。

他說,雖不確定前述入侵的綠水龍是否是人為棄養所致,但從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和兇猛的攻擊力綜合研判,若不儘早移除,不僅會對台灣的原生物種造成生態浩劫,也將對人們的戶外山林活動潛藏危險。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會員們冒險調查被入侵的北埔鄉某處溪流,並捕捉移除綠水龍。(劉創盛提供)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會員們冒險調查被入侵的北埔鄉某處溪流,並捕捉移除綠水龍。(劉創盛提供)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會員們在北埔鄉某處溪流用鏡頭捕捉到的綠水龍。(劉創盛提供)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會員們在北埔鄉某處溪流用鏡頭捕捉到的綠水龍。(劉創盛提供)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成員們去年總共調查移除了528隻入侵台灣生態環境的綠水龍。(劉創盛提供)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成員們去年總共調查移除了528隻入侵台灣生態環境的綠水龍。(劉創盛提供)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去年替新竹縣移除的528隻綠水龍體型有大有小,懷疑已經開始「落地生根」。(劉創盛提供)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去年替新竹縣移除的528隻綠水龍體型有大有小,懷疑已經開始「落地生根」。(劉創盛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