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黑面琵鷺覓食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友善魚塭增為62公頃

台江國家公園與漁民合作營造黑琵友善棲地,共創產業與生態雙贏的保育願景。(記者蔡文居攝)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為增加黑面琵鷺覓食棲地,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漁民合作營造黑琵友善棲地,今年與34位養殖漁民,共同營造出62公頃的生態友善棲地魚塭,提供黑面琵鷺覓食棲地所需,共創產業與生態雙贏的永續保育願景。
台江國家公園今天舉辦「生態友善棲地營造成果發表會」,與漁民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並舉辦「第一屆漁友攝影展」,透過漁民的角度紀錄生態友善棲地的風景、魚塭鳥況及日常。
台江處表示,2020年3位台江在地漁民帶頭提供10.8公頃魚塭、2021年有12位漁民提供52.45公頃魚塭。今年送件申請加入合作漁民增加到34位、魚塭面積近200公頃,經過學者專家組成的顧問團進行審議後,選出61.95公頃魚塭加入友善棲地營造,其他魚塭則可自行操作生態友善措施。
台江處表示,這些加入合作夥伴行列的魚塭所生產的漁產品,只要能依照規定執行生態友善措施,都有機會獲得「黑琵牌」商標、甚至「濕地標章」等使用授權。
台江處表示,目前推動的「生態友善棲地營造」的保育策略,就是擷取在地傳統養殖文化「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優點,在不打擾漁民生產的前提下規劃出能讓候鳥及產業雙贏的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