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顆氣象衛星獵風者 預計明年3/10發射
行政院長蘇貞昌(右4)等人到國科會太空中心視導我國第1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該顆衛星預計明年3月升空。(記者吳柏軒攝)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首顆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今年7月正式發布,如今已進入最後整備階段,行政院長蘇貞昌(7日)前往視察,盼該衛星能將台灣頂尖力量結合,從太空守衛台灣;太空中心則預計明年3月10日將該衛星送上太空,未來預計收集海面資料,提供氣象局幫助預報。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獵風者(TRITON)是台灣第1顆自製的氣象衛星,由國家計畫興建,並超過20家台灣廠商合作,高達82%由國內自製,升空任務預計5年,將透過關鍵GNSS-R儀器,收集海面資訊轉換成風速,可更幫助氣象預測,更實測國內關鍵零組件,若通過測試,更可推動台灣太空產業鏈打向國際。
獵風者衛星2014年完成初步設計、2015年完成關鍵設計、2017年開始組裝,至今年7月組裝完成。吳宗信表示,獵風者目前進入最後整備階段,開始進行各種測試。現已完成各種動態測試,即將進入最後的全功能測試階段,預計將於11月底完成,確認所有功能正常;待2023年1月初通過運送前審查會議後,明年1月底起運至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當年3月搭乘法國亞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的織女星C型(VEGA C)火箭發射升空。目前暫定發射日為3月10日。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台灣太空發展前30年是技術與人才培育,今年則是產業發展的太空元年,獵風者是首顆氣象衛星,先前發射的福衛5號則是遙測衛星,其他還打算興建通訊衛星,強調台灣電子零件在地面值1元,若上到太空可達價值百元甚至千元,將來5G、6G時代要從太空打訊號下來等低軌衛星發展,未來會有很多新產業跑出來,要幫台灣賺太空產業的錢。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中午也到太空中心視導,他指出,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曾在登月計畫發布時演說,做這件事是因為不簡單,才能凝聚全國最頂尖的力量,並在7年後由美國登月成功,而今全球有9國可發射火箭,台灣在半導體、精密機械頂尖,自己榮幸通過太空第3期計畫,通過太空中心法人化等,盼未來將台灣頂尖力量結合,從太空守衛台灣,在相關領域上佔有一席之地。
我國第1顆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模型展示。(資料照)
國科會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自製的首顆氣象衛星「獵風者」目前進入最後整備階段,預計明年3月升空。(圖由國研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