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COVID-19連十大死因都擠不進 專家:染疫多數非主要死因
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認為,染疫死亡多數有其他共病,新冠確診並非主要死因。(資料照)
首次上稿 16:17
更新時間 19:12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針對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發展,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表示,今年是台灣新冠肺炎的災難年,預期可能成為國人第五大死因,不過,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持不同看法,認為新冠死亡超過萬例,但多數有其他共病,染疫並非主要直接死因,推估連十大死因都擠不進去。
洪子仁表示,死亡診斷書上的死因主要有三大類,分別為直接引起死亡之疾病或傷害,列為死因「甲」;先行原因(引起前述直接死亡的疾病或傷害),列為死因「乙」、「丙」、「丁」;其他對於死亡有影響之疾病或身體狀況(與引起死亡的疾病或傷害無直接關係者)。
洪子仁說明,目前醫師只要將新冠感染列在死因中的直接引起死亡之疾病或傷害、先行原因等「甲」、「乙」、「丙」、「丁」,都會計入染疫死亡個案,每日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公布,但若列於其他對於死亡有影響之疾病或身體狀況,則不會計入。
洪子仁進一步說明,國內十大死因等相關統計,則是只會擷取直接引起死亡之疾病或傷害的死因「甲」,其餘將新冠感染列在「乙」、「丙」、「丁」或其他對於死亡有影響之疾病或身體狀況,則不計入。
洪子仁指出,檢視目前染疫死亡個案,只有少部分30、40歲等年輕個案,可能無慢性病史,確診後因為病程變化死亡,就是屬於新冠病毒直接致死,會將新冠確診列入主要死因,但多數則是有共病史,本來就有像是癌症、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感染可能加速病況惡化,卻並非主要死因。
因此,洪子仁認為,新冠確診會成為國人第五大死因的說法,恐怕是高估,自己推估染疫列為主要直接死因,可能連5000人都不到,應該連十大死因都擠不進去。
另外,有些人士一直以近期台灣確診情形高於其他國家做文章,洪子仁也直言,不能拿過去一週確診率高,就說台灣很高,單純用某一段時間的數據去推疫情全貌,這種比較實在不公平。
洪子仁提到,因為台灣疫情發展較晚,現在正處高原期,國外則處於低原期,拿高原期與低原期比較,並不符合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若是要這樣,怎麼不在6、7月日韓疫情處於高點,而台灣處於低點時進行比較?
洪子仁也補充,即使以今年Omicron大流行作為時間切點來看,台灣全人口致死率約萬分之4上下,雖然高於日本的萬分之2,但與紐西蘭、韓國等地差不多,也低於英國的萬分之8。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