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400年歷史溯源重要見證 大員市鎮、清代遺構考古出土

市府與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合作,於安平劍獅埕考古發掘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新出土遺構。(記者洪瑞琴攝)

市府與成大考古學研究所合作,於安平劍獅埕考古發掘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新出土遺構。(記者洪瑞琴攝)

2022/10/04 19:17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1624年荷蘭人決議在今安平古堡位址建造熱蘭遮城,台灣就此登上世界舞台。安平劍獅埕進行的考古發掘有重大突破,新出土荷蘭時期大員市鎮的街區遺構及疑似清代金門館遺構,堪稱台南400年歷史溯源的重要見證。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這次考古發掘出土的清代鋪面遺構,經比對史料研判疑似為金門館。金門館是清代實行班兵制度時,由輪流來台駐守的班兵以部隊為單位所建造,作為供奉同鄉神明、聯誼聚會的會館。

原安平地區共有5處這樣的會館,包含閩安館、提標館、海山館、金門館、烽火館,目前僅有海山館留存,並指定為市定古蹟,發掘出疑為金門館的遺構,這項新發現更是振奮人心。

南市文資處表示,新出土遺物有許多重要發現,例如在17世紀的地層發現以大量的血蚶及少量碎蚵殼、紅磚作為鋪面的做法,可能是荷蘭時代文獻所提及的工法。另也發現來自日本九州的肥前燒卡拉克瓷、肥前燒宣明款瓷器等,說明當時安平地區已與日本往來貿易,可能為荷蘭時代,也或許與日本關係密切的鄭氏政權有關。

此外,同樣在17世紀的地層中,竟然有通常發現於新石器中晚期的「玉錛」,且經拉曼光譜檢測其成份與花蓮豐田閃玉相同,為此次發掘增添了神祕性。

為迎接「台南400年」,市府與成大考古所合作,陸續在石門國小、安平古堡周邊進行調查,過程中曾挖掘出熱蘭遮城的外城西牆及排水系統,也是台灣考古的新發現,今年持續在安平劍獅埕進行考古發掘,期望讓熱蘭遮城與大員市鎮重現世人眼中。

南市文資處表示,安平劍獅埕發現荷蘭與清代等不同時期的建築遺構,經召集專家學者現勘討論,研判這次所發現的荷蘭時期遺構,與成大建築系黃恩宇老師「從〈1643年熱蘭遮市地籍登錄簿〉探討17世紀台灣熱蘭遮市鎮的城市空間與街屋建築」的研究成果相吻合,為大員市鎮街廓研究提供更多資訊,也突顯400年前後的城市風貌變遷。

文資處表示,考古調查計畫不僅試圖找到更多台南400年來的歷史故事,也透過教育推廣導覽活動,讓更多人關心台南文史,就有安平居民指認出探坑裡一層層的遺構中,也包含啟建於日本時代的安平舊市場,後續也將透過3D掃描方式記錄發掘成果,讓更多民眾瞭解隱藏在地底下的豐富歷史。

安平劍獅埕考古發掘荷蘭時期大員市鎮與疑似金門館遺構。(記者洪瑞琴攝)

安平劍獅埕考古發掘荷蘭時期大員市鎮與疑似金門館遺構。(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市文資處與成大考古團隊合作,於安平劍獅埕考古,於十七世紀地層發現的肥前燒瓷器。(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台南市文資處與成大考古團隊合作,於安平劍獅埕考古,於十七世紀地層發現的肥前燒瓷器。(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十七世紀地層所發現的玉錛。(發掘團隊成大考古所提供)

十七世紀地層所發現的玉錛。(發掘團隊成大考古所提供)

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於安平劍獅埕進行考古發掘,後續將透過3D掃描方式記錄發掘成果。(記者洪瑞琴攝)

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於安平劍獅埕進行考古發掘,後續將透過3D掃描方式記錄發掘成果。(記者洪瑞琴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