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出現來路不明鸚鵡 北市動物園籲勿棄養感染園區動物
獸醫師對疑似被民眾棄養的鸚鵡進行檢查,篩檢重要的傳染病原。(圖由動物園提供)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生態鳥園近來出現一隻來路不明的桃面愛情鸚鵡,疑似是被民眾棄養,照養團隊立即設法捕捉、移出個體並大規模環境清消。動物園提醒,遊客不要帶寵物到動物園棄養,棄養動物若未即時發現並隔離,園內族群可能被感染,嚴重甚至導致「團滅」。
動物園獸醫師已對這隻鸚鵡檢查,也篩檢重要的傳染病原,但初步釐清個體是否帶有傳染性疫病須耗時1至2週。動物園表示,鳥類常見傳染病喙羽症,可能透過病鳥的排泄物、體液及羽屑傳染,感染後常見患病鳥類出現羽毛發育不良、脫羽和羽毛變形萎縮及其他衍生的病變。由於居住在生態鳥園的鳥類24小時都在大網籠內自由活動,若出現傳染性疫病非常容易互相傳染。
動物園以前也曾有被民眾丟棄寵物的案例,像是蠶寶寶連同飼養箱整組被擺在昆蟲館外、溫帶動物區的紅耳龜群數量莫名增加、迎賓紅鶴池冒出其他鳥類和龜類、爬蟲館戶外區被丟棄受傷的綠鬣蜥,棄養動物還包括狗、貓、免子、雞、天竺鼠、黃金鼠、白鼻心等動物。
動物園表示,兩棲類與爬蟲類動物常見的傳染病有虹彩病毒、蛙壺菌、疱疹病毒、沙門氏桿菌、分枝桿菌等,這些被棄養的動物若沒有即時發現並隔離,園內的族群就有被感染的風險,嚴重時更可能導致「團滅」。
動物園其實是嚴格禁止寵物入園,才能避免動物與動物之間的傳染疾病造成疫情,影響園區內動物的健康。動物園也呼籲有養寵物的民眾履行「飼主責任」,不可以將動物帶到野外或動物園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