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南夏季水雉調查1622隻 比去年多312隻
台南水雉夏季鳥調,族群數量穩定成長,數量達1622隻,比去年增加312隻。(官田水雉園區提供)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推廣友善耕作保護水雉棲地成果再獲得回報,台南市今年夏季水雉繁殖調查結果今天(5日)公布,發現水雉族群數量穩定成長,數量達1622隻,比去年增加312隻。
南市夏季調查有1622隻水雉成鳥,官田區仍為水雉主要分布的區域,占71%。其次為麻豆區8%和下營區7%。今年官田、下營增加的隻數最多,麻豆及歸仁的數量也有明顯的增長。
柳營、六甲、鹽水、山上、新營仍維持穩定水雉繁殖的族群,安南、白河、學甲、安定等地今年雖有水雉的蹤跡,但觀察牠們仍在尋找適合繁殖地點。
官田水雉園區主任李文珍說,水雉棲地仍以菱角田為主,繁殖記錄有83%在菱角田被記錄到,在水稻田、草澤等濕地和少數積水的旱地也有記錄到,顯示水雉會利用多樣性多元化的濕地環境,因此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就很重要。
官田水雉園區與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生物指標研究室、台南鳥會每年都會在水雉的繁殖季(夏季)及非繁殖季(冬季)各進行一次台南水雉調查。7月底的鳥調,盛夏的高溫考驗著調查員的耐心與能力,有人為避免中暑,一大早整裝出發調查;也有調查員表示菱角葉會反射陽光而變得很刺眼,觀察一陣子後須休息片刻再繼續,連水雉在酷暑下也變得比較不活躍。
李文珍說,相較於去年大旱,今年降雨情況好轉許多,適合水雉棲地的菱角等水生植物生長順利,吸引水雉前往覓食、繁殖,加上友善耕作,使得今年台南各區水雉數量幾乎都有增加。
7月底的台南水雉鳥調,水雉調查員在盛夏的高溫中觀察記錄很辛苦。(官田水雉園區提供)
7月底的台南水雉鳥調,水雉調查員在盛夏的高溫中觀察記錄很辛苦。(官田水雉園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