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木職人在大溪「神器妙藝」特展 聚焦細木器製作工藝與信仰意涵

「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展出神轎、神椅、燈凸、斗燈、神像等作品。(記者李容萍攝)

「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展出神轎、神椅、燈凸、斗燈、神像等作品。(記者李容萍攝)

2022/06/30 22:58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大溪以製作木器家具及神桌聞名,師承百年木工製作手藝的木器業班門子弟,每逢農曆5月7日親為祖師爺「魯班公」祝壽,是大溪木產業的特色信仰。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響應「魯班月」,今起至明年6月於「藝師館」以「神器妙藝」為主題辦理「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邀請4位都是歷經三代、百年家傳的大溪木職人參展,包括林家3位匠師堂兄弟,有匠師林繼信的斗燈、林繼達的燈凸、林繼民的神轎,以及多才藝師劉清剋的神像作品等,帶領民眾認識大溪木器職人的故事及多樣的特色木工藝。

展出的「神轎」,出自和平老街上經營協和木器的匠師林繼民,祖父是大溪著名前輩匠師林先文,從小在木器環繞的環境成長,隨著家族長輩的腳步,踏上木職人協和是大溪少數能承接神轎訂單的木器行,神轎繁瑣的榫接與雕花,是木工藝技術最好的體現,展出的「文轎」結構,是由林繼民與其堂叔合作,於木博館透過民眾參與完成的作品,富含傳承技術與傳統文化的意義。

隆達家具的匠師林繼達展出「燈凸」作品,祖父林先貴與其兄林先文是大溪早期著名的木匠兄弟,並承接父親林宜賢位於康莊路上的家具行,店中有各式各樣的民俗木器,從神桌、神椅、輦轎樣樣皆有,同時可客製化如燈凸、彩牌等宮廟遶境所需木器,此次借展的燈凸是遶境隊伍所使用的器物,具有替神明開路、彰顯威儀的作用,雕刻多以六丁六甲、蝦兵蟹將等圖樣。

協達木器的匠師林繼信,同樣是林先文的後代,因為第二代分家的緣故,才改以協達的招牌來經營,木器行裡有許多老件家具,多數是以前父祖輩顧客,把過去訂製使用的家具送回店裡維修整理,此次展出的「斗燈」,是由長期向協達訂製木器的宮廟,提供予木博館展出;斗燈原是道教星辰信仰的一環,斗筒上的雕花圖案,是分辨斗燈種類依據之一。

位於和平街的下街四十番地工房,是大溪老街上少數保存良好的傳統街屋,這裡是匠師劉清剋的工作室,他的功夫傳承自外公邱家全。邱家全與其兄邱家福是大溪早期著名的神像雕塑師,精通木雕、泥塑、紙紮、捏麵、彩墨繪等技術,劉清剋從小在外公身邊學習,並繼承手藝,此次以木雕神像為主角,從開斧到開光的複雜工序,介紹神像面容衣著的雕法,如何展現不同神格的神態威儀。

「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展出神轎、神椅、燈凸、斗燈、神像等作品。(記者李容萍攝)

「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展出神轎、神椅、燈凸、斗燈、神像等作品。(記者李容萍攝)

「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展出斗燈,吸引學子參觀。(記者李容萍攝)

「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展出斗燈,吸引學子參觀。(記者李容萍攝)

「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展出木職人所使用的各式工具。(記者李容萍攝)

「木職人在大溪」主題展展出木職人所使用的各式工具。(記者李容萍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