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名譽講座顏鴻森 亞洲首位「工程歷史學家」得獎者
成功大學機械系名譽講座顏鴻森為全球首位亞洲工程歷史學家。(圖由成大提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名譽講座顏鴻森教授(現為大葉大學代理校長),長年致力於機構與機器設計以及古機械復原設計研究成果豐碩,榮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頒發工程歷史學家獎,為該獎項亞洲首位得獎者。
顏鴻森表示,該獎項十分特殊,雖有些意外自己得獎,樂於接受「工程歷史學家」這個新身分。
為什麼投入30多年研究古機械、滿滿人文浪漫情懷,顏鴻森表示,有感於高科技時代研究成果日新月異,更替頻繁,新的總是會被更新的取代,想著做什麼研究才具永世長存的價值,一路走來,古機械復原設計的研究,深具內涵永續性目標,「是屆齡退休、不退休的興趣研究課題。」
成大表示,顏鴻森著作尤以2007年出版的《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Lost Ancient Chinese Machinery》對機械文化遺產研究影響力最為深遠。該書發表系統化復原失傳古機械的創新方法,廣泛應用在東漢張衡侯風地動儀、北宋時期蘇頌水運儀象台、古代指南車以及古希臘知名星象觀測機構(Antikythera mechanism)等國內外著名古代機械的重現,對人類機械文明研究有重要意義。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每年度表彰全球1位傑出貢獻者,顏鴻森教授為2021年度得獎者,大會原訂去年11月公開表揚,基於疫情因素,未舉行實體頒獎典禮,今年3月底,顏鴻森收到ASME跨海寄來的獎項證書獎牌。
成大表示,ASME工程歷史學家獎自1990年設立以來已有29位得獎人,歷年來得獎人多為歐美地區的機械工程歷史學者專家,顏鴻森是第30位受獎人,也是亞洲首位得獎者。
顏鴻森教授發表多本有關機械歷史的英中文專著與論文。(圖由成功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