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湯德章受難日 台灣基進拂曉出擊台南3中正路全改名
台灣基進台南市參選人主張「在地重命名」、「除去中正幽靈」,呼籲台南市政府應正視路名的轉型正義。(圖由台灣基進台南黨部提供)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今天(13日)是二二八受難者湯德章的受難日,台灣基進台南黨部4位參選人拂曉出擊,前往永康、學甲、中西區的「中正路」,以路牌覆蓋的方式,分別將其改為「鹽行北路」、「急水溪路」和「德章路」等在地化名稱。
台灣基進東區議員參選人李宗霖、永康區吳依潔、大北門區黃建昌、安南區王明彥等人並喊出「在地重命名,路名快轉型」、「除去中正幽靈,台南道路快正名」的口號,呼籲台南市政府應正視路名的轉型正義,並規劃出改名的期程。
李宗霖表示,由於現今台灣在地區或是路牌上的命名,仍有許多大中國主義的色彩,缺乏與當地文史地理的連結,甚至各地主要街道多命名為「中正」這種具有威權象徵意義的名稱,期許可以透過這次行動再次引發大眾思考,加速路名的轉型正義。
吳依潔說,身為市議員參選人,希望能為地方的轉型正義盡一份心力,所以今日將推動路牌正名作為第一步,未來若有幸進入議會,將持續敦促台南轉型正義的進程,同時更呼籲黃偉哲市長,應正視蔡英文總統說過的「不該以威權形式紀念卸任總統」,讓台南成為最進步的民主聖地。
黃建昌表示,這次行動的地點湯德章公園,是全台灣紀念228的地點中,唯一以受難者名字來命名的,凸顯出湯德章特殊的歷史地位。此外,湯德章作為台日混血,除了具有反省威權的意義,更是台灣移民社會中多元文化並存的象徵,所以「湯德章」三個字所表現的,要遠比「正義與勇氣」來得更多元、更深刻。市府應將今天改為「湯德章紀念日」,要紀念湯德章,卻讓他的名字消失,這是說不通的。
王明彥則說,根據促轉會在2021年的統計,台南市現有的威權象徵(含兩蔣塑像、命名空間)計有52處,目前尚未有任何移除、處置的進度,其中甚至包含38條的中正路。對此,市府應加速威權象徵處置進度。轉型正義不應像放煙火般曇花一現,或是牛步前進。喚醒民眾對歷史的記憶,是台灣基進作為本土政黨對於政治的負責態度,希望市府也能負起責任,為轉型正義多付出一份心力。
台灣基進參選人將中西區的「中正路」,以路牌覆蓋的方式,改為「德章路」。(圖由台灣基進台南黨部提供)
台灣基進參選人將永康區的「中正北路」,以路牌覆蓋的方式,改為「鹽行北路」。(圖由台灣基進台南黨部提供)
台灣基進參選人將學甲區的「中正路」,以路牌覆蓋的方式,改為「急水溪路」。(圖由台灣基進台南黨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