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專訪3-3》縮短檢疫增篩檢頻率 第一線將改家用快篩
首次上稿 00:00
更新時間 06:41
記者楊媛婷、林惠琴、吳亮儀、邱芷柔/專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接受本報專訪表示,若無特別情況,未來入境檢疫將往比較鬆的方向減低入境障礙,並簡化方案。不過,檢疫期間縮短,也要搭配提高篩檢頻率,同時在家用快篩準確性提高下,將作為篩檢第一線,「有一點普篩的味道」,而費用及人力、時間成本較高的核酸檢測,則會調整為第二線。
陳時中指出,防疫須建立在安全與安心上,安全就是要站在科學基礎上,安心則是讓國人承受得住,加嚴一步一步來,放鬆也是一步一步來,並強調簡化方案可降低弄不清楚的出錯機會,像是推行「7+7」或「10+4」時,有些人就不了解而簽錯,衍生更改問題,因此會以最大可能性盡量簡化方案。
陳時中也表示,當檢疫政策轉換時,篩檢頻率也要提高,可作為社區監測參考。例如現行到醫院住院與陪病者都須接受核酸檢測,也檢出不少陽性病患,當陽性率提高就可作為社區感染觀察指標之一。
陳時中也提到,篩檢第一線主力從核酸檢測轉成家用快篩,也是必要的一條路。快篩越來越準,檢出陽性就再次核酸檢測確認,解決偽陽性問題,而偽陰性恐有漏網之魚,隨著篩檢頻率增加,相對可望降低缺點;至於外界擔憂操作正確性,在使用次數增加後,相信也會做得很好。此外,目前每人核酸檢測篩檢成本是3千元,因應春節專案更提高到4500元,成本很高。
陳時中指出,以前篩測概念是針對性的,但未來是整體大數據,可監測大範圍有無異常,及時把問題找出來,例如是一個社區或企業等,因此篩檢將調整家用快篩為第一線,核酸檢測退到第二線,縮小篩檢範圍,減少備用量。
對於無法打疫苗的學童,部分國家會提供公費篩檢,我國是否也有可能採取類似作法?陳時中指出,台灣國小、幼兒園學童染疫不到4百人,全年齡層近2百萬人,若以試劑1百元為例,1週篩檢3次,每月就要花費24億元,但未必找到病人,他認為,目前多是零星個案可追蹤,若社會出現散發疫情,無法疫調,屆時才可能需要普篩因應。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