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謠言終結站》「這5種」腳底異常=肝癌警訊?查核中心:錯誤!

近日網傳訊息宣稱,民眾可觀察「腳底」是否出現異狀,若出現紋路增多、脫皮、搔癢、發黃與發白等五種狀況,則代表「肝臟病變訊號」。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經查證後指出,相關傳言皆為錯誤消息。(資料照)

近日網傳訊息宣稱,民眾可觀察「腳底」是否出現異狀,若出現紋路增多、脫皮、搔癢、發黃與發白等五種狀況,則代表「肝臟病變訊號」。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經查證後指出,相關傳言皆為錯誤消息。(資料照)

2022/02/02 23:3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年來民眾罹癌風險越來越高,相關話題也獲得高度關注。近日網傳訊息宣稱,民眾可觀察「腳底」是否出現異狀,若出現紋路增多、脫皮、搔癢、發黃與發白等五種狀況,則代表「肝臟病變訊號」。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經查證後指出,相關傳言皆為錯誤消息。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8日發布的「事實查核報告」指出,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近期流傳一則影片,並搭配內容宣稱,在肝病科工作研究有30多年主任王愛國教授曾說,肝臟病變不少無跡可尋,身體會有徵兆出現,別再忽視,儘早檢查。影片進一步指出,若民眾腳底出現「紋路增多」、「經常脫皮」、「搔癢難耐」、「發黃」、「腳掌發白」等五大異常狀況,皆是肝臟出現病變的訊號,恐罹患「肝癌」。

針對網路傳言,「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檢索衛生福利部的醫事人員查詢系統,搜尋「王愛國」,並未找到名為「王愛國」的醫事人員。因此,傳言所稱「王愛國」,並非台灣的醫事人員。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部長蘇銘堯指出,傳言提到的幾個皮膚症狀,只有「腳底變黃」可能跟肝病有關,也就是黃疸,其他症狀不一定跟肝臟有關;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郭政裕也指出,肝臟疾病導致皮膚出現症狀,是全身性的症狀,不會侷限在腳底。所以傳言提到的幾個點,不適合作為肝臟出現病變的訊號。

對此,蘇銘堯進一步說明,肝硬化後期常見症狀很多,如黃疸、倦怠、食慾不振、腹水、下肢水腫、貧血、肝昏迷等;不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高偉育高偉育則說明,由於肝臟沒有神經,所以肝病早期是沒有症狀的,因此建議民眾應定期做健康檢查,透過抽血、超音波篩檢,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