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水質監測去年第4季結果公布 3處未達標準
海保署於宜蘭龜首處進行水質採樣。(海保署提供)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海保署今天公布2021年第4季海域水質監測結果,顯示海域環境分類及海洋環境品質標準達成率為99.6%,3處未達品質標準,海域水質尚屬穩定。
第4季海域水質採樣監測點包括台灣本島與澎湖群島、金門、連江、東引、蘭嶼、綠島等105處海域水質採樣地點,採樣分析包括水溫、鹽度、pH、溶氧量、懸浮固體、葉綠素a、鎘、汞、銅、鉛、鋅等11項。
未達標準的監測點位結果,有大鵬灣灣內處pH值8.9、溶氧量為10.4mg/L,顯示過飽和情形,將觀察是否有優養化跡象;東港溪出海口處溶氧量4.3mg/L、鹽度為2.9 psu,已明顯低於海水鹽度(35psu)範圍,研判採樣時受東港溪水質影響。
宜蘭蘇澳沿海海域1處監測點銅0.034mg/L也未符合標準,海保署說明,此海域地區銅濃度自2020年第4季(得子口溪0.032mg/L、龜山島0.034mg/L)就有超標情形,2021第1季監測結果(蘇澳港0.035mg/L)仍超標,雖第2季已無超標情形,惟銅監測結果仍相較於其他海域偏高,故陸續於8、9、10及12月於龜山島、得子口溪口、蘭陽溪口、新城溪口、蘇澳港及增測龜山島龜首、龜尾等7處,結果銅濃度亦偏高。
去年10月28日宜蘭遊客發現龜首噴出大量磺煙,海保署於30日採樣時,龜首處仍噴發磺煙,且海水有呈現明顯乳白色,該次檢驗結果顯示該處海域銅濃度達0.066mg/L,但12月份已低於標準。
海保署表示,經與中研院等專業單位研析監測結果,研判可能為龜山島近期火山活動較活躍,「熱液作用」致使海底海水溫度促成熱對流,進而帶動當地海床中火成岩中較富集的銅金屬擴散至海平面水體,將持續觀察水質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