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謠言終結站》網傳黃魚驗出致癌物? 2018年舊聞又亂傳

近日有YouTube影片指進口黃魚曾驗出致癌物質「孔雀綠」,實為2018年新聞。圖為黃魚示意圖。(資料照)

近日有YouTube影片指進口黃魚曾驗出致癌物質「孔雀綠」,實為2018年新聞。圖為黃魚示意圖。(資料照)

2021/12/30 23:3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日在YouTube上出現一則影片,指稱台灣的黃魚由中國進口,曾驗出致癌物孔雀綠,讓網友表示已後不敢點黃魚了。但經過查證,這則近期上架的影片實為談論2018年發生的新聞事件,近3年來已經沒有黃魚產品在邊境被驗出含孔雀綠。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近日有YouTube頻道上架一則影片聲稱,「黃魚國人愛吃,全是中國進口,驗出致癌物(孔雀綠),建議多吃本土水產」,但綜觀其影片簡介文字,並未交代「黃魚驗出致癌物」事件的時空背景。

查核中心調查發現,影片內容實則來自某媒體最早在2018年9月16日發布的調查報導影片,而影片所指中國進口黃魚被驗出致癌物質「孔雀綠」的訊息,也是2018年發生的新聞事件。

至於近年來有沒有中國進口黃魚被驗出孔雀綠呢?食藥署說,從2019年至2021年,邊境檢驗共驗出11件含孔雀綠的水產品,其中8件來自日本,另外中國、越南、印度各1件,但被檢驗出的產品都不是黃魚產品。意即2018年之後,並未有進口黃魚產品被驗出含孔雀綠。

食藥署也說明,根據台灣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孔雀綠在食用水產品的容許量是「不得檢出」,台灣也早已禁止食用水產類的養殖漁業使用孔雀綠。

查核中心表示,舊的新聞影片失去原本時空脈絡後,重新在社群媒體上流傳,容易誤導民眾以為是近期的事件,可能引起莫名恐慌。提醒民眾面對諸多資訊,仍要小心求證,謹慎面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