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百年前的隘勇線攀登油羅山 享受「森」呼吸也玩考古拼圖
3個美魔女戲精上身,在木炭窯演起墜落黑洞的戲碼。(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自從上山、下海可以脫口罩以後,很多人搶著上山「森」呼吸,五峰鄉、海拔1764公尺的油羅山近來因此爆火。除了一路筆直的杉木林下,有著被落葉、土石層層堆積出軟Q如彈簧床般的步道使人童心大發,血藤所建的藤蔓樂園讓人歇腳時會想突然來一聲泰山吼紓壓。特別的是,第一登山口往三角點的路徑有超過9成跟百年前的日治隘勇線重疊,沿線可見監督所、木炭窯等遺跡,山友們突然間化身「印第安那瓊斯」玩起了考古、解密的拼圖遊戲,意外從中多了解一分台灣這塊土地。
新竹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處長、尖石鄉泰雅族頭目雲天寶說,油羅山就在尖石鄉梅花村跟五峰鄉竹林、花園2村之間,當年日本人治台期間侵略他們的傳統領域,利用在山稜線上佈設隘勇線攻打部落,油羅山上就有隘勇線,迄今仍存有羅山駐在所的遺跡。
然而學界卻認為駐在所都設在部落裡,隘勇線上的是監督所或分遣所,因此油羅山上的遺跡,以其規模研判應是監督所。只是日人成功統治部落以後,油羅山隘勇監督所先後降格改制為分遣所、駐在所,最後再隨著隘勇線改叫警備線而走入歷史。
山友登高途中,除了可見土石堆疊而仍能辨識的隘寮夯土牆腳,也看到了監督所中貌似砲台、槍眼等可供射擊防禦的駁崁牆。
沿路上山,地面更有不少已經嵌死的絕緣礙子破片,或被樹幹包覆且撐裂的礙子,似乎昭告著這裡在百年前曾經架設過通了電的鐵絲網般,讓人處處都可耙梳出原來當年的隘勇線就在自己的腳下,只是變身成了登山步道。
監督所遺跡旁還有1個可容納至少3、4人,深約1.5公尺的木炭窯,據說是當年做木炭,給隘勇保暖用的。新竹林區管理處竹東工作站羅山分站巡山員瓦蛋.西亞子則說,那邊都是人造的杉林,早年杉木開採後要運下山前,有些人會利用這個木炭窯稍微烘烤一下木頭,使之筆直後便利運送。
然而演變至今,有路過的登山客「戲精」上身,把這個木炭窯當成了「黑熊洞」、「黑洞」,先是驚呼被「黑洞」吞噬一般陷入無底深淵,最後卻變魔術似地,從木炭窯底部的「黑熊洞」鑽爬回到人間。
在油羅山三角點上不想做例行性的遠眺,有人倒立慶賀疫情總算解封,或利用樹根所佈建的伸展台走秀慶賀。
血藤樂園旁有顆心形的天然拱心石,2處都是極佳的網美照打卡地,有些人下山前刻意多保留一些時間,歡喜拍好、拍滿。
上山解封可以不用戴口罩,山友們攻頂油羅山後倒立慶賀。(記者黃美珠攝)
山友拿手中的登山仗當槍桿子,趴在油羅山隘勇線監督所遺址上類似槍眼的地方,跟夥伴們玩起生存者遊戲。(記者黃美珠攝)
油羅山第一登山口的攻頂步道旁清楚可見的監督所遺址。(記者黃美珠攝)
山友們在油羅山隘勇監督所遺址利用登山仗等玩起尋找遺跡疆界的遊戲。(記者黃美珠攝)
包覆在樹幹內,且被撐裂的絕緣礙子。(記者黃美珠攝)
在油羅山三角點有處由樹根所佈建的「伸展台」,慶賀攻頂,有人學「馬利兄弟」蹦高高。(記者黃美珠攝)
油羅山三角點上一處由樹根佈建的「伸展台」,讓山友們大秀台步。(記者黃美珠攝)
血藤藤蔓樂園旁的心形拱心石,夫妻或情人一起拍照打卡,浪漫滿分。(記者黃美珠攝)
血藤藤蔓樂園旁的心形拱心石,夫妻或情人一起拍照打卡,浪漫滿分。(記者黃美珠攝)
學界調查研究認為,油羅山的登山步道跟百年前的隘勇線重疊率超過9成。(記者黃美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