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世界第一! 烏克蘭國際發明展 台灣代表團獲31金11銀3銅

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傳育(右)帶領研究生攜手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共同研發「零接觸檢測-心率及呼吸偵測技術」,獲2021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牌。(中華創新發明學會提供)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2021第十七屆烏克蘭國際發明展,昨天深夜傳回捷報,台灣代表團共獲得31金11銀3銅,總成績排名國際第一;包括籃球國手許智超團隊研發的「運動訓練裝置」,以及雲科大團隊研發零接觸的智慧醫療都深受評審肯定。
台灣代表團團長、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智堯表示,烏克蘭國際發明展每年吸引來自全球眾多人才參加,今年持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參賽方式仍為線上評審方式競賽,但仍吸引來自俄羅斯,埃及、印度、韓國、以色列、泰國、中國等20個國家,共341件作品參加;台灣有56件作品參賽,最後總成績在國際排名第一。
任職於宏國德霖科大的籃球國手許智超,這次和休閒事業管理系教師張佩婷、陳慧峰與學生馬琮堯,共同研發「運動訓練裝置」,因其便捷與多元使用性,拿下國際發明展金牌。
許智超說,這項發明結合不同運動訓練使用,適合田徑訓練時,作為運動前暖身使用或是鍛鍊腿部肌肉;另外拆開後,就可作為負重訓練帶,適用在重量訓練,且可依據使用的方式的不同,來增加相關部位的強度。
另外,雲林科技大學資工系教授張傳育帶領研究生張閔翔、劉凱翔,攜手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副院長,共同研發「零接觸檢測-心率及呼吸偵測技術」,也獲得評審的金牌肯定。
張傳育表示,「零接觸檢測-心率及呼吸偵測技術」能透過追蹤人臉觀察頭部因為心臟收縮產生的微震動,估算病患呼吸、心率,即使關燈黑暗中也不受影響,零接觸就能掌握病患,可用於負壓隔離病房,相較於市面上非接觸式檢測技術,不僅成本較低、精準度高。目前技術正與多家企業合作商品化,除了負壓隔離病房,也可望應用於健身房、月子中心、居家長者照護等場域。
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教師陳文亮與學生張櫻子發明「具病媒蟲防疫與導流功能的排水溝蓋裝置」,也獲得發明展金牌。
張櫻子表示,傳統水溝蓋的排水孔徑較大,易掉落異物而堵塞,因此設計傾斜排水道的水溝蓋,具導水與排水功能,還能防止病媒源任意出入的排水溝蓋裝置,同時可大幅增加排水面積,減輕整體重量,提升搬運及安裝效率,且水溝蓋兩側還設置照明功能,有助於夜間警示。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教師許智超、張佩婷、陳慧峰等人研發「運動訓練裝置」,能結合不同運動訓練使用,獲2021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牌。(中華創新發明學會提供)

樹德科技大學師生發明「具病媒蟲防疫與導流功能的排水溝蓋裝置」,具導水與排水功能,還能防止病媒源任意出入,獲2021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牌。(中華創新發明學會提供)

「具病媒蟲防疫與導流功能的排水溝蓋裝置」,水溝蓋兩側設有照明功能,有助於夜間警示。(中華創新發明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