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盼了40年終等到!200年北管館閣梨春園修復 歡喜開工

隱身於彰化市民權市場巷弄裡的梨春園,清朝年間創建至今200多年,是目前全台最久的北管戲曲館閣。(記者張聰秋攝)

隱身於彰化市民權市場巷弄裡的梨春園,清朝年間創建至今200多年,是目前全台最久的北管戲曲館閣。(記者張聰秋攝)

2021/09/17 12:53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明天(18日)是全國古蹟日,彰化縣歷史建築彰化梨春園曲館修復工程,館方等了40多年,縣府努力6年,今天歡喜開工;工程預計2023年2月完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吳華宗指出,這座北管音樂館閣是台灣歷史最久,有其精華之處,文化部期待修復完成後,重新擦亮招牌,再造200年風華。

坐落在彰化市民權市場巷弄的彰化梨春園曲館,創建於清朝年間,超過200年歷史,是目前現存全台最老的北管子弟館閣、國家指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在一群優秀藝師和子弟的運作下,長期致力傳承北管牌子、戲曲、絃譜、幼曲等傳統北管音樂,也是南瑤宮老大媽會輿前曲館,又稱「大媽館」。

館閣建物老舊,40年前地方主張修復,保護文化瑰寶,曾發生電線走火意外,縣府從2016年向文化部提出梨春園曲館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緊接於2019年完成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再於去年(2020年)向文化部爭取1466萬元工程計畫總經費,其中縣府配合款293多萬元、所有權人自籌款73多萬,修復重點包含牆面修復、屋頂桁木的更換、整體木構件的清理檢修、蟲蟻防治、增設練習場域,以及水電設備的更新。

開工儀式熱鬧滾滾,梨春園團長葉金泉高興的心情全寫在臉上,他說,地方等很久了,終於等到!上次整修已是1982年,隔了數不清的寒暑,終於等到動工修復,他非常高興,希望500天之後,館閣新蛻變。

吳華宗表示,梨春園清朝來台風光一時,當年地方流傳「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台語),地方戲曲館不同於職業表演團體,可以生存200多年,有其文化優勢和可取之處,文化部基於保護文化資產的立場,不能讓老館閣就此中斷,館閣是民間非常重要活動娛樂的戲曲天地,文化部期待重新擦亮這塊全台最久北管館閣的招牌。

王惠美感謝文化部支持地方進行文化資產活絡,她說,此次動工修復恰逢古蹟日,在最近這段時間內,包括整修福興穀倉、設置和興派出所青創基地,有賴中央支撐,動土在全國古蹟日前啟動,更具意義。

彰化市梨春園今展開修復工程開工儀式,場面熱鬧。(記者張聰秋攝)

彰化市梨春園今展開修復工程開工儀式,場面熱鬧。(記者張聰秋攝)

老館閣開工修復,儀式循古禮,隆重又喜氣。(記者張聰秋攝)

老館閣開工修復,儀式循古禮,隆重又喜氣。(記者張聰秋攝)

梨春園修復工程今開工,與會首長、官員和貴賓及地方人士,還有一群藝師,共同見證歷史性一刻,在館閣門前合影留念。(記者張聰秋攝)

梨春園修復工程今開工,與會首長、官員和貴賓及地方人士,還有一群藝師,共同見證歷史性一刻,在館閣門前合影留念。(記者張聰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