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百人鬥跤手協力造屋 台南溪南寮再現傳統竹籠茨

傳統匠師李養(著紅衣蹲者)帶領學員組裝竹籠茨竹架。(記者劉婉君攝)

傳統匠師李養(著紅衣蹲者)帶領學員組裝竹籠茨竹架。(記者劉婉君攝)

2021/09/05 13:06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安南區溪南寮興安宮推廣在地的「扛茨走溪流」文化,號召民眾一起「鬥跤手(台語幫忙之意)」協力造屋,今天上午並合力進行屋架組裝,預計10月底完成1棟傳統竹籠茨,並於年底再次召集百人扛至曾文溪略的舊厝地,重現「扛茨走溪流」景象。

溪南寮興安宮自8月起舉辦「鬥跤手—竹籠茨協力造屋工作坊」,由文化部登錄的傳統匠師李養規劃設計,並帶領學員一刀一斧依傳統工法打造竹籠茨,吸引全國各地想要學習竹籠茨工藝的學員,依照整理竹材、鑿孔穿洞、竹茨組裝、採集茅草、籐皮加強、屋頂製作、簷板製作等工法,每週進行1項工序,今天上午由李養帶領學員、廟方人員,現場組裝出竹茨的架構,立委陳亭妃、台南市議長郭信良、台南市議員黃麗招等人也到場參與。

溪南寮興安宮主委黃登圍表示,希望透過活動,讓在地的年輕人知道「扛茨走溪流」的文化,此次打造的竹籠茨,根據廟宇周邊道路尺寸丈量後,量身設計,預計到10月底完成時,將會有超過300人次參與協力造屋,其中有在地的年輕人與南興國小學生,也有外籍人士及每週遠從花東來參與的,除了年底舉辦扛茨盛典,未來也將每2年舉辦一次,傳承在地的歷史文化。

台南溪南寮竹籠茨協力造屋,迄今已有超過百人次參與,5日進行竹架組裝。(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溪南寮竹籠茨協力造屋,迄今已有超過百人次參與,5日進行竹架組裝。(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溪南寮竹籠茨協力造屋,迄今已有超過百人次參與,5日進行竹架組裝。(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溪南寮竹籠茨協力造屋,迄今已有超過百人次參與,5日進行竹架組裝。(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溪南寮竹籠茨協力造屋,迄今已有超過百人次參與,5日進行竹架組裝。(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溪南寮竹籠茨協力造屋,迄今已有超過百人次參與,5日進行竹架組裝。(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溪南寮竹籠茨協力造屋,迄今已有超過百人次參與,5日進行竹架組裝。(記者劉婉君攝)

台南溪南寮竹籠茨協力造屋,迄今已有超過百人次參與,5日進行竹架組裝。(記者劉婉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