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宜蘭外海清晨連4震 氣象局:未來一兩週恐有規模4到5餘震

宜蘭外海今(5日)清晨5時50分發生芮氏規模6.1、深度16.7公里的極淺有感地震。(氣象局提供)

宜蘭外海今(5日)清晨5時50分發生芮氏規模6.1、深度16.7公里的極淺有感地震。(氣象局提供)

2021/08/05 08:39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宜蘭縣頭城外海今(5日)清晨5時50分發生芮氏規模6.1、深度16.7公里的極淺有感地震,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東方70.1公里,最大震度4級,啟動國家級警報,接著在短短6分鐘內,頭城外海再發生3起規模4.5、4.3和5.2餘震,宜蘭最大震度3級,全台多處有感,氣象局表示,研判一至二週會發生規模4到5餘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吳健富表示,震央位於沖繩海槽,屬於台灣地震帶的東北地震帶,發生原因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歐亞板塊,所形成島弧、火山,為一弧後擴張地震,全台七成地震都發生在此。

由於今年7月以來,全台民眾已多次清晨被有感地震嚇醒,吳健富表示,今年淺層地震確實較多,多發生在花蓮此板塊頻繁移動區域,今年五至六月發生許多規模介於4至5之間地震。

吳健富提醒,中南部連日雨勢加上又有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山區土石水分飽和,小規模地震也可能觸發落石,未來一至兩週也可能有餘震,民眾行經山區須注意安全。

地震資訊發布延遲17分鐘 氣象局將優化系統

許多民眾被震醒後立即搜尋地震消息,但氣象局地震資訊發布一度延遲達17分鐘,吳健富坦言人工定位檢視出現問題,時間稍有延誤,會檢討並優化系統。

吳健富說,台灣每年會發生2至3個規模6以上地震,由於花蓮地區於今年2月7日、4月18日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加上今天宜蘭外海地震,接近往年全年平均,民眾感覺今年淺層地震比較多,包括花蓮壽豐、鹽寮今年四至七月數起淺層群震,加上花蓮2018年0206地震後,頻繁發生淺層地震,所以民眾較有感,今年淺層地震確實較多,但仍在統計範圍內。

氣象局指出,上午宜蘭頭城外海的地震震源位在沖繩海槽張裂帶,屬於台灣東北地震帶範圍。(取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氣象局指出,上午宜蘭頭城外海的地震震源位在沖繩海槽張裂帶,屬於台灣東北地震帶範圍。(取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