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石頭、漂流木、馬賽克拼貼... 藝術創作為東海岸添風采

以卡大地布部落石生傳說,饒愛琴的發想創作獨樹一格。(記者陳賢義攝)

以卡大地布部落石生傳說,饒愛琴的發想創作獨樹一格。(記者陳賢義攝)

2021/06/23 08:49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台東縣政府持續推動南迴地區發展、活化在地特色,今年重啟規劃南迴藝術計畫,邀請台東市卑南族知本卡大地布部落媳婦、文創藝術家饒愛琴等國內外14組藝術家,利用不同素材及表現方式,融合在地生活特色而創作;饒愛琴以石頭(卡大地布部落石生傳說)為根基,以5個自然形體站立在部發登陸地「陸發岸」前,鮮明的色彩、獨樹一格的創意超吸睛,與藍天碧海相輝映,防疫關鍵時期好療癒。

「南迴地景藝術季—邊境的游移」以南迴地域自然及人文生態為基底,讓創作洄游在山海邊的的聚落,與當地社群、文化傳統交疊出新邊境景象與連結,邀請了饒愛琴及以色列、印尼、南非、美國等國內外14組藝術家共襄盛舉,以創作為媒介詮釋南迴線大麻里、大武、金峰及達仁等4鄉風土人文,且串連並整合在地資源。

饒愛琴以卑南族石生系口傳故事為創作發想。她說,在石生系口傳故事中,本來人們生活在蘭嶼綠島連在一起的大陸地,後來洪水浩劫陸地淹沒只剩蘭嶼和綠島,所有生物滅絕,包括太陽、月亮也難逃浩劫,台灣島浮出海面,只剩倖存的5位兄弟姐妹坐在像米臼的木頭上漂流,其中2位化為太陽與月亮,另外3位海漂到陸發岸登陸上岸,而陸發岸的地名就是發芽、發祥地的意思。

饒愛琴說,用5個自然形體站立登陸之地,以石頭為根基,漂流木象徵洪水過後的考驗與大自然和人的連結、延續,瑪賽克拼貼累積成現在文化生活,部落婦女、青年,多位創作者集體拼貼部落的記憶、母親的十字繡、山海共生、感恩天地、發芽繁衍、開出朵朵內心自信的花。

饒愛琴偕工作團隊拼貼馬賽克,圖騰滿溢卑南族風。(記者陳賢義攝)

饒愛琴偕工作團隊拼貼馬賽克,圖騰滿溢卑南族風。(記者陳賢義攝)

饒慶琴的馬賽克拼貼圖騰,找回了「母親的十字繡」的記憶。(記者陳賢義攝)

饒慶琴的馬賽克拼貼圖騰,找回了「母親的十字繡」的記憶。(記者陳賢義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