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社觀音山「天洞」 竟是日軍戰備坑道

天洞入口有繩索供攀爬。(記者洪臣宏攝)

天洞入口有繩索供攀爬。(記者洪臣宏攝)

2021/02/23 21:01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大社區觀音山風景區的「天洞」為登山客所熟悉,原以為是自然景觀,經考究它竟是日軍戰備坑道,早期設有砲台保衛高雄煉油廠,雖然砲台已經遷移,但內部仍保有日軍設施,嘉誠里里長侯景耀為讓下一代了解這段歷史與促進觀光,建議增加安全設施。

天洞位於觀音山主峰,因洞口朝天得名,市政府設立牌誌解說,登山常客不陌生,洞口有條繩索供遊客深入地下探險。對於侯景耀的申請,觀光局表示近期會率隊會勘。

大社區文史工作者柯安正指出,清朝「鳳山縣采訪冊」記載的鳳山縣八景有「翠屏夕照」,前高縣長陳皆興將觀音山又增加七景名為「觀音山八景」,其中就有天洞。

柯安正說,近年經反覆探勘發現坑道內有閘門遺跡、放置彈藥箱及讓人打地鋪平台,經訪問耆老,得知他年幼時曾目睹日軍將開鑿坑道的土石堆在山下,洞口上方曾是砲台,主要防衛攻擊高雄煉油廠的飛機,另派兵俗稱「甘泉古井」的戰備井。國民政府來台後也曾派兵戍守,直到2、30年撤軍,民眾才得以一窺堂奧,但鮮少人知道其由來。

天洞開鑿時期並不確切,柯安正說,日軍在台軍事坑道大多建造二於戰結束前2、3年,防備美軍轟炸或登陸。天洞從洞口算起可深入地下20公尺,全長約100公尺,全程伸手不見五指,狹窄且陡峭,內部有2條支道,左側可通天洞出口,右側沒有出口。

柯安正說,早期因登山路線少,遊客還會順道入內探險,隨著觀音山登山步道增加,選擇性多,尋幽探古的人漸漸減少,但他還是會帶領學生一遊,反應不錯。

日軍砲台被改造為觀景台。(記者洪臣宏攝)

日軍砲台被改造為觀景台。(記者洪臣宏攝)

天洞內部幽暗且陡峭,深度達20公尺。(記者洪臣宏攝)

天洞內部幽暗且陡峭,深度達20公尺。(記者洪臣宏攝)

日軍曾戍守俗稱「甘泉古井」的戰備井。(記者洪臣宏攝)

日軍曾戍守俗稱「甘泉古井」的戰備井。(記者洪臣宏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