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南屯萬和宮 「聖二媽像」有玄機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萬和宮「聖二媽像」頭部用圓雕技法,結合由拼接製成的身體,拼接工藝使神像易於更換外覆的服飾,與固有木雕泥塑一體成型的神像不同,便於外出巡行。(記者蔡淑媛翻攝)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萬和宮「聖二媽像」頭部用圓雕技法,結合由拼接製成的身體,拼接工藝使神像易於更換外覆的服飾,與固有木雕泥塑一體成型的神像不同,便於外出巡行。(記者蔡淑媛翻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2/20/3444363_1_1.jpg)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萬和宮「聖二媽像」頭部用圓雕技法,結合由拼接製成的身體,拼接工藝使神像易於更換外覆的服飾,與固有木雕泥塑一體成型的神像不同,便於外出巡行。(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過年期間廟宇走春祈福,國定第三級古蹟「萬和宮」擁有近300歷史,香火鼎盛是地方信仰中心,也是市定古蹟,具有歷史意義與時代特色,宮廟內典藏眾多古物,包含「昭和年款銅鐘」、「德媲媧皇」匾及「老二媽神像」等15件具文化資產價值的古物,民眾在新春參拜祈福時,也能欣賞古蹟和古物之美。
![「萬和宮觀音殿木香爐」具有稀有性與優良做工藝術價值。(記者蔡淑媛翻攝) 「萬和宮觀音殿木香爐」具有稀有性與優良做工藝術價值。(記者蔡淑媛翻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2/20/3444363_2_1.jpg)
「萬和宮觀音殿木香爐」具有稀有性與優良做工藝術價值。(記者蔡淑媛翻攝)
文化局指出,「聖二媽像」製作於清光緒12年(1886年),頭部用圓雕技法,另結合由拼接製成的身體,而此拼接工藝,使神像易於更換外覆的服飾,與固有木雕泥塑一體成型的神像不同,便於外出巡行,反映了在地信仰的特殊神像工藝技術。
![「狻猊紐蓋展耳木熏爐」全件用樟木以圓雕、陰雕、透雕、深淺浮雕等多種手法刻製、榫接,再施彩、貼金,工序繁複、難度高,在木雕供器中,堪稱翹楚之作。(記者蔡淑媛翻攝) 「狻猊紐蓋展耳木熏爐」全件用樟木以圓雕、陰雕、透雕、深淺浮雕等多種手法刻製、榫接,再施彩、貼金,工序繁複、難度高,在木雕供器中,堪稱翹楚之作。(記者蔡淑媛翻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2/20/3444363_3_1.jpg)
「狻猊紐蓋展耳木熏爐」全件用樟木以圓雕、陰雕、透雕、深淺浮雕等多種手法刻製、榫接,再施彩、貼金,工序繁複、難度高,在木雕供器中,堪稱翹楚之作。(記者蔡淑媛翻攝)
南屯萬和宮於清雍正年間(1726年)興建而成,奉祀湄洲天上聖母(媽祖),是三開間三進兩護龍縱深式的廟宇建築形式,推動地方文化傳承、文資保存維護不遺餘力,1995在宮廟內設置文物館,典藏數十件文物,其中15件文物被指定為台中市一般古物。
![「昭和年款銅鐘」鑄造出於京都梵鐘名家高橋才治郎之手,為日式梵鐘,冶金技術精良,有高度工藝價值。(記者蔡淑媛翻攝) 「昭和年款銅鐘」鑄造出於京都梵鐘名家高橋才治郎之手,為日式梵鐘,冶金技術精良,有高度工藝價值。(記者蔡淑媛翻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2/20/3444363_4_1.jpg)
「昭和年款銅鐘」鑄造出於京都梵鐘名家高橋才治郎之手,為日式梵鐘,冶金技術精良,有高度工藝價值。(記者蔡淑媛翻攝)
「狻猊紐蓋展耳木熏爐」全件用樟木以圓雕、陰雕、透雕、深淺浮雕等多種手法刻製、榫接,再施彩、貼金,工序繁複,創意精奇,工藝難度高,在木雕供器中,堪稱翹楚之作。
![萬和宮「德媲媧皇」被指定為台中市一般古物。(記者蔡淑媛翻攝) 萬和宮「德媲媧皇」被指定為台中市一般古物。(記者蔡淑媛翻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02/20/3444363_5_1.jpg)
萬和宮「德媲媧皇」被指定為台中市一般古物。(記者蔡淑媛翻攝)
「萬和宮觀音殿木香爐」則以圓體為造形,是整料雕刻的三足鼎式木質圓爐,紋飾為減地陽刻,整體器身以黑漆為底,雕飾圖案則以紅底金漆呈現,具有稀有性與優良做工藝術價值。
「昭和年款銅鐘」鑄造出於京都梵鐘名家高橋才治郎之手,冶金技術精良,有高度工藝價值,而日式梵鐘與中式風格不同,反映日據時期鑄銅技術與宗教信仰活動,亦代表日、台在佛教文化上的交流,具流派特色及時代意義。
萬和宮有15件被指定為台中市一般古物,「張國祿位」、「昭和年款銅鐘」、「德媲媧皇」匾、「開基媽像」、「老二媽像」、「聖二媽像」、「聖三媽像」、「萬和宮龍鳳紋木香爐」、「萬和宮觀音殿木香爐」、「福蔭全臺」匾、「萬里恩波」匾、「德遍寰瀛」,皆供奉或放置於宮廟之中,民眾在參拜時也能一覽古物的風華,另「道光年款鉎鐵大鐘」、「鉎鐵金爐」及「狻猊鈕蓋展耳木薰爐」等3件典藏於萬和宮文物館外。
萬和宮文物館的開放時間為週六、週日,及農曆初一、十五,春節期間於初九(2月20日)正式開館,文化局建議民眾可利用春節假期,到萬和宮祈福參拜,同時領略具歷史意義與時代特色的宮廟建築及古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