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追新聞》台灣人的鴨霸? 直擊「最狂路霸」占地為王
〔記者陳怡君、呂月琪/台北報導〕你曾遇過哪些路霸行為?搶占車位、強擋人行道的路霸亂象層出不窮,民眾用三角錐、盆栽、雜物占地為王的作法,不僅讓用路人抱怨連連,更導致市容凌亂,危害交通安全。
本集《自由追新聞》深入直擊大街小巷的離譜路霸,揭開路霸罰不怕、罰不完的背後原因。
走在人行道還得繞道而行?好不容易找到停車位卻被奇怪路霸搶先一步?想要一條暢通無阻的街道,似乎成為天方夜譚,用路人只能在有限的通行空間,冒險前行。
什麼是路霸?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定義,只要隨意以物品、障礙物占用道路,影響到人車通行順暢或停車權益的行為,就稱得上是路霸。事實上,除了使用有形物品,如盆栽、路障、鐵鍊、家具、廢棄物、車棚、汽機車等物體占用公共空間與騎樓的路霸行為,還有街頭巷尾常見的「無形路霸」,也就是即便沒有擺放實體障礙物,但占用者多半會張貼「禁止停車」等文字告示、甚至做出恐嚇行為,將公有道路占為私用。
路霸行徑隨處可見,許多公寓或騎樓住戶,把一樓當作自家停車場,甚至當作置物區或占地做生意。通勤族A先生直言,許多路霸占用外車道紅線位置,影響公車和機車族的用路安全,而面對住戶的路霸行為,他無奈表示「因為那邊停的都是那棟住戶的人,所以也比較不會有人去反對。」
鏡頭前,採訪團隊實際直擊大台北路霸重災區三蘆一帶,發現不只騎樓停滿私人車輛、營業用計程車,住戶把自家門口當成免費停車場更成為常態,這讓原本寬敞的騎樓,限縮到勉強只夠讓一個人通過。
除了私人車輛與雜物占用騎樓的亂象,在三重蘆洲地區,還有攤商小販與民爭道的現象,網友就點名當地三大「路霸爭議地段」,包括車來車往的蘆洲信義路、三重自強路、三重文化北路與三和路路口等,都是當地民眾長期抗爭投訴卻難以根除路霸的問題地段。
換個鏡頭,來到台中太平區,長期受惡鄰路霸所苦的卓先生,試過各種投訴管道,而這樣的檢舉動作也讓他成為外人眼中的「檢舉達人」,他透露自己天天打110投訴,沒想到「那個派出所員警一來,他就說他們這沒辦法處理」。針對該民眾投訴,台中市太平分局則於11月初以信件回覆檢舉者「已清除改善」,但民眾仍指警方後續處理與追蹤路霸占用狀況不夠積極,形成各說各話局面,也讓卓先生氣得直言:「占久就是你的這句話是對的,看誰敢去占而已。」
占久,真的就是你的嗎?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2條,路霸行為除了可依法開罰行為人最高4800元罰鍰,民眾更可連續舉發,由警方連續開罰,直到占用行為改善為止。面對路霸罰也罰不怕的猖獗行徑,苗栗縣議員黎煥強也坦言,一大原因來自公權力不彰,透露地方員警人力非常不足,難以再積極去巡邏、稽查違規路霸。
各地路霸問題令人無可奈何,背後原因除了來自公權力與執法者的怠惰、互踢皮球,路側設施與標線的設置、規劃不良,也是一大主因。長期關注交通議題的YouTuber火花羅表示,台灣的「路側設施弄得非常非常模糊」,直指人行道、綠帶、停車格、騎樓邊緣等公共設施的規劃不明確,導致路霸亂象,「因為覺得停了也不會怎樣」;以台北市為例,近五年累積新劃紅線就比21條雪隧還要長,龐大停車需求難以解決,也成為路霸橫行的背後推力。
如何還給用路人友善的道路空間?交通議題YouTuber火花羅強調要從路側設施規劃做起,苗栗縣議員黎煥強也認為,現階段若各地著手漆塗「綠色人行道」,或多或少可改善汽車和機車亂停路側的現象。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隨處可見的路霸行徑卻成為另類「台灣人的鴨霸?」透過本集節目,帶您追蹤街頭巷尾超狂路霸亂象。
訂閱【自由追新聞】
全新的視界!新聞話題不漏接,快訂閱YouTube 【自由追新聞】,記得開啟小鈴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