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以下逾半台語不輪轉 台師大:說台語可延緩失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與教育智庫研究團隊今天舉行「新台風、新雙語」記者會,呼籲政府和社會更重視台語,雙語不應只是華語加英語,更可以是華語和台語。(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與教育智庫研究團隊今天舉行「新台風、新雙語」記者會指出,華語在台灣是最強勢的語言,台語、客語及原住民各族語等本土語言已面臨存亡關頭,尤其以年輕族群最明顯,25歲以下能流利使用台語者已低於50%,但常態使用雙語對大腦有好處,雙語人被診斷為失智症的年紀要比單語人晚4.3年,癥狀發生的啟始時間晚5.1年,呼籲政府不只是打造英語雙語,也要打造台語雙語環境。
台師大台文系系主任許慧如教授指出,依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結果指,30歲到40歲族群,在家裡最常使用的語言以華語居多(43.8%),遠超越其他本土語言,由於年輕父母大多已不再使用本土語言,現在若不積極扭轉趨勢,台灣步上華語單語化的未來將難以逆轉。
許慧如表示,本土語言之於國內外的流行文化產值不容小覷,其中又以台語最看好,台語影視作品及流行歌曲,在以年輕人為主的網路世界中,這些作品也受到極大的歡迎,從Youtube點閱率就可看出,近年以台語文為主的本土語文,也發展出許多新型態作品,「新台風」可望創造台灣流行文化的輸出,創造充滿Taiwan元素的T-pop文化。
許慧如還提到,本土語言復振可實質減輕長照負擔,自2017年推動長照2.0政策,政府逐年增加投入經費,2020年已高達近400億元,較2016年成長近8倍,國人平均長照需求約7年,每人總費用268萬元起跳,其中老年失智影響鉅大,去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共29萬餘人,推估至2065年失智人口近90萬人,以2015年台灣失智症的醫療、非醫療及非正式照護成本就高達2097億台幣,延緩老化和保健腦部,已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學界很早提出常態地使用雙語對大腦的好處,許慧如表示,相關研究指出,雙語人被診斷為失智症的年紀要比單語人晚4.3年,癥狀發生的啟始時間晚5.1年,但如果沒有積極的推動有效措施,台灣勢必朝向華語單語社會發展,將是國人腦力流失的危機;要阻止台灣步上單語社會的滑坡,要積極推廣本土語言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