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循環減塑論壇登場 產官學探討「重複使用」商業模式

綠色和平今日舉辦「打破零售限制,共創減塑循環」論壇,為台灣首次以循環減塑為主題的論壇。(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今日舉辦「打破零售限制,共創減塑循環」論壇,為台灣首次以循環減塑為主題的論壇。(綠色和平提供)

2020/11/12 14:45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減塑」不但在國際間成為熱門議題,在台灣也逐漸受人矚目,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今日舉辦「打破零售限制,共創減塑循環」論壇,為台灣首次以循環減塑為主題的論壇,吸引各大零售商及通路商出席,共同討論發展包裝容器採取「重複使用」(reuse)的商業模式。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執行總監施鵬翔表示,大部分的塑膠產品,無論經過多少次的回收再用,最終都會進入到大海;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塑膠議題對台灣而言具有急迫性。然而在國際上包括台灣在內,現階段的重複使用方案發展龜速,2018年至2019年僅成長0.1%,呼籲企業應訂定減量目標、建置重複使用方案。

台灣為首個簽署聯合國環境署《新塑膠經濟全球承諾》的單位、循環台灣基金會表示,全球簽署的企業中,目前已經超過一半擁有重複使用模式的試辦計劃,台灣擁有成熟的資訊、物流系統與服務廠商,就等零售與品牌商採取更積極的行動。

循環台灣基金會專員劉李俊達指出,據統計,在現行的「線性經濟」下,全球只有14%的塑膠包裝被回收,而流失的部分,每年損失約800到1200億美金。顯示塑膠議題並不僅是環境問題,而是嚴重的經濟問題。當前全球所需的是系統性的變革,讓資源能夠回來使用,形成「循環經濟」。

環保署廢管處長賴瑩瑩也指出,永續循環著重於源頭減量,在作法上,環保署可用法令引導大家改變習慣,而零售業則可改變提供商品的方式。目前環保署也推出包括循環箱及租賃容器的試辦計劃,希望帶動新的商業模式發生,減少使用一次用物品。

此外,包括全家便利商店、全聯、家樂福、好市多、愛買量販、大潤發、美廉社、屈臣氏、里仁及電商Momo等連鎖零售通路,以及連鎖咖啡店路易莎與Cama,以及品牌業者聯合利華、雀巢與義美,外送平台Foodpanda 與Uber Eats今日均出席參與減塑論壇,盼透過科學研究、台灣和國際成功實例、ESG 與政策趨勢,更具體了解、實踐轉型路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