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老師看三國史:早期國民黨要同情讚美蜀漢 是灌輸史觀
新北市三民高中歷史老師張文隆表示,早期國編版的三國史,是因國民黨執政時代要強調「蜀漢正統」,因蜀漢領土很小,跟當時國民黨來台的情況很像,但與「三國志」正史的曹魏正統不同,是典型「誰掌握現在,誰掌握過去」,但現代歷史教育強調宏觀角度,不再偏廢。(資料照)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部分歷史教師抗議新課綱刪減三國史,對此,新北市三民高中歷史老師張文隆分析,早期國編版課本會描述魏蜀吳,是國民黨政權要灌輸「同情蜀漢」史觀,是當年遷移來台領土變小的投射,但讚美蜀漢的史觀,反而與曹魏正史的內容不符,而現今歷史教育早強調宏觀,應撇除政治影響,逐漸還原本來面目。
張文隆說,早期國編版的歷史課本,針對中國史的三國時代,會把魏、蜀、吳等歷史分別講解,並用「同情、認同、讚美蜀漢」等,內容更貶抑曹魏,但他直言,這是因國民黨當年遷移來台,領土變小,與蜀漢情況雷同,更還談到諸葛亮的「鞠躬盡瘁」等,都是為了要灌輸特定立場。
張文隆進一步說,就「三國志」史觀來說,曹魏才是正統,而國民黨早期歷史課本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誰掌握現在,誰就掌握過去」做法,但如今學界經歷後現代史學衝擊,早已去中心化,不會以哪一個史觀當作正統。
張文隆也分析,其實歷史課本從88課綱(李登輝執政後期),就更動過三國史相關篇幅,到了95課綱時代更加明顯,三國內容1頁就沒了,三國史刪減的問題並非108課綱,而是前幾個版本就已經這樣。
張文隆認為,其實就歷史教育而言,強調「略古詳今」,而且三國史也只是政權上的分分合合,一直打打殺殺,從人類在世界上活動的層面來說,還有很多面向,若太著重政治史,反而其他會被壓縮,反而魏晉南北朝中的胡人入關,牽涉民族文化融合情況,更加重要,強調教育要更宏觀,不受政治嚴重影響,自然而然就能還原出真正的歷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