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小心「髂脛束症候群」找上門 復健科醫師現身說法
李薇表示,髂脛束是沿著髖部和大腿外側往下連到膝蓋下方脛骨的一條粗厚纖維組織。(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喜愛跑步運動的桃園市楊梅天成醫院復健科醫師李薇,在22歲就讀大學時曾跑完一場全馬,透過不斷的練習終於圓夢,但也因為很多應注意而未注意的事情,讓自己一身傷,她以過來人經驗,分享曾發生在許多馬拉松或騎車選手身上的切身之痛:「髂脛束症候群」。
李薇表示,髂脛束是沿著髖部和大腿外側往下連到膝蓋下方脛骨的一條粗厚纖維組織,當跑步的時候,讓身體前進的肌肉是位於腿部前側及後側的肌肉,腿部內外側的肌群負責的是提供腿部穩定的功能,髂脛束是由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兩塊肌肉延伸所成,它與大腿伸直、外展、旋轉等動作有關,髂脛束除了提供腿部動作與穩定外,也負責膝蓋的穩定。沒有它雙腿連站都不穩定了,更遑論走路。
因為正常功能良好的髂脛束應該是穩定又有彈性的,不當的使用容易使髂脛束產生微創傷,當髂脛束反覆出現微創傷而過程中又缺乏適當的牽拉運動,就容易使組織纖維化而變得僵硬。髂脛束在膝蓋外側非固定位置,當膝蓋彎曲時,髂脛束在脛骨後側方,而膝蓋打直時,髂脛束位置前移,當從事像跑步、騎車、登山這類需反覆伸曲膝蓋的運動時,就容易使髂脛束在膝蓋處和骨頭產生摩擦,易導致受傷發炎,特別是在膝蓋維彎20至30度時,有卡卡脹痛感。
李薇說,髂脛束症候群容易發生在:扁平足、髖外展肌(臀中肌)無力、股四頭肌無力、下肢肌力不足又突然增加訓練的分量、跑山路(尤其是下坡)、熱身跟收操不足、選用不適當的鞋子、長時間盤腿蓮花坐、骨盆較寬的女性;當懷疑其他疾患:如半月板損傷、外側肌肉或肌腱撕裂傷、外側副韌帶或前後十字韌帶斷裂等,建議核磁共振排除鑑別診斷。
據統計,長跑者或長途單車愛好者有約20%曾經歷髂脛束症候群,她提醒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收操相當重要,若有卡卡脹痛感當下應立刻停止進行中的活動,在受傷部位冰敷、在恢復過程中可執行髂脛束及上方闊筋膜張肌的按摩及拉筋,保持大腿側邊肌肉和髂脛束的彈性、可加強訓練臀中肌及股四頭肌的肌力、嚴重或慢性疼痛,經吃藥、休息或復健仍沒有改善,可選用震波或打針治療、直到受傷的部位做任何範圍的動作都不痛了,才可開始運動。
李薇親自繪圖說明伸展姿勢,髂脛束症候群的站姿伸展(伸展左側髂脛束為例);患側腳往身體的後方與右方伸直,同時將身體朝右前方伸展,使左側大腿外側產生緊繃感,維持15秒並做5次。
李薇親自繪圖說明伸展姿勢。(記者李容萍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