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不怕酒精 醫師提醒要濕洗手
9個月大男嬰罹患腸病毒,手足口症不典型,口腔潰瘍、水泡多在舌頭,而不是一般的在咽峽部。(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腸病毒流行季主要在4月到10月,隨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管制逐漸解封,中山附醫兒童急診部在6月已經收治2例,急診醫師魏澤鈞指出,武肺期間使用酒精消滅冠狀病毒,但腸病毒為無套膜病毒,75%乾式酒精洗手液無法有效消毒,提醒腸病毒為糞口傳染,建議要濕洗手才能預防。
魏澤鈞指出,台灣近年暖冬現象,腸病毒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症狀多樣且可能不典型,去年12月收治2名9個月及2歲男童,一開始都只有發高燒而就醫診所,家長發現病童回家頻繁出現肌躍型抽搐且食慾、活力變差,趕緊送急診,抽血檢出為腸病毒71型,且血糖值超過150mg/dl,每分鐘心跳狂跳170下,懷疑腸病毒併發重症,收治小兒加護病房施打免疫球蛋白和限水治療,2天才恢復正常。
魏澤鈞說,腸病毒一般在發高燒後24小時開始冒出疹子,典型症狀為手足口症,口腔潰瘍或水泡多分布於咽峽部,身上疹子主要長在四肢及肛門周圍,這兩名病童都長在舌頭,身體軀幹只有不明顯的小紅疹,分布不典型,但綜合臨床症狀及表現仍需高度懷疑是腸病毒感染所致。
台灣從1998年腸病毒大流行及造成78名孩童不幸死亡,2003年確立腸病毒併發重症的治療方式後死亡率已大幅下降,近10年因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降至個位數,且腸病毒重症發生機率小於千分之一,父母不需過度恐慌。
不過魏澤鈞仍提醒仍須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包含意識的改變如昏迷、嗜睡等;頻繁的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甚至連未進食都持續嘔吐;在未發燒且安靜狀態下,呼吸心跳急促,及急性肢體無力,如單腳無力,只要有任一症狀就要立即送醫給兒科醫師評估。
魏澤鈞也說,腸病毒71型及D68型較易併發重症,要注意重症五項前兆,如果心跳大於每分鐘140次、血糖大於150mg/dl,併發重症機率更高,疑似重症應限水,並馬上轉診。
魏澤鈞也提醒,另外兒科中也有一個病毒容易造成口腔內的潰瘍,也容易與腸病毒混淆,那就是單純泡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單純泡疹病毒感染除了發燒,也會造成口腔潰瘍,最大的特徵在病童牙齦會有腫痛現象,甚至容易牙齦出血,口腔的氣味也會比平常還難聞,提醒家長遇到類似情形,應冷靜、觀察,活動力與食欲是重要指標,如果活力不佳,1、2歲吃不到平常的一半就要送醫。
醫師魏澤鈞指出男嬰罹患腸病毒併發重症,但手足口症狀不典型,口腔潰瘍集中在舌頭,身體疹子也不明顯。(記者蔡淑媛攝)
單純泡疹病毒感染造成泡疹性齒齦炎,造成口腔潰瘍,最大的特徵是病童牙齦腫痛,容易牙齦出血,口腔的氣味難聞,與腸病毒的咽峽炎不同。(記者蔡淑媛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