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東石港口宮將大修 文史人士讚嘆:裡面是藝術寶庫

文史工作者姚其中講解東石港口宮的交趾陶。(記者林宜樟攝)

文史工作者姚其中講解東石港口宮的交趾陶。(記者林宜樟攝)

2020/06/13 20:39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縣東石港口宮是國內重要媽祖信仰中心,全台分靈逾3000座,因現有建築體超過60餘年,廟方向媽祖請示後採大整修方案;港口宮泥塑、交趾陶等為嘉義新港林萬有、台南安平周老全等早期名匠師所做,廟內更珍藏多件清代文物,讓許多文史人士讚嘆「是藝術寶庫」;大整修消息引起文史界重視,文史工作者姚其中等人今天到港口宮欣賞宗教藝術之美,建議廟方整修時尊重「原尺寸、原技法及原材料」原則,或設文物館保留。

港口宮主委張萬傳說,本月27日將召開會議討論大整修事宜,目前細節、工期、經費等未定案,各方意見將納入參考,原則上石雕、木雕、彩繪、交趾陶會各找專業匠師進行整修,並保留文物,可能會組整修委員會進行。

港口宮於清康熙23年(1684年)由先民林楷自中國湄洲奉請媽祖金身渡臺,由笨港口登陸至蚶仔寮,相傳此地為「鯉魚吉穴」,因此擇為開基之地,至今已有336年歷史,目前建築體為1948年興建,歷經10年完工。

姚其中說,國民政府初來台時,政局動亂,百姓因擔憂溫飽而少興建大型建物,港口宮是戰後初期傳統宗教建築工法少有的見證;他說,新港林萬有、安平周老全是台灣早期知名匠師,港口宮廟門兩側有林萬有製作的泥塑彩繪,保存非常完整,現今罕見;周老全的作品台灣僅台南碧雲寺、港口宮等保留,更顯珍貴,港口宮內作品有不少已風化,但仍具韻味;廟內重要文物還有康熙23年的令旗架、光緒13年的石香爐及多件清代匾額。

朴子日新文化協會理事長陳俊哲說,港口宮有部分交趾陶、彩繪等因年代已久,加上煙燻而難以辨認,建議廟方這次大整修時一併進行調查研究,記錄各時期作品的作者、工法及源由。

東石港口宮有名匠師林萬有的泥塑彩繪作品。(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有名匠師林萬有的泥塑彩繪作品。(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有名匠師周老全的落款。(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有名匠師周老全的落款。(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清代乾隆時期的匾額。(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清代乾隆時期的匾額。(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部分交趾陶已風化。(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部分交趾陶已風化。(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泥塑彩繪是名匠師林萬有的作品。(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泥塑彩繪是名匠師林萬有的作品。(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交趾陶。(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交趾陶。(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交趾陶。(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交趾陶。(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交趾陶。(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交趾陶。(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主委張萬傳說明港口宮歷史。(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主委張萬傳說明港口宮歷史。(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有清代光緒的石香爐。(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有清代光緒的石香爐。(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木雕。(記者林宜樟攝)

東石港口宮的木雕。(記者林宜樟攝)

姚其中解說東石港口宮的作品。(記者林宜樟攝)

姚其中解說東石港口宮的作品。(記者林宜樟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