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高又雄?這些地名都被日本人改過 教育部火速講解
高雄名稱由來近日引起各界熱議,教育部臉書小編整理一些與日文有關的台灣地名由來,和大家分享。(擷取自教育部臉書)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6日遭市民投票罷免,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事後悲憤發文,宣稱日本人當初把舊地名「打狗」改成「高雄」,就是希望這座城市「又高又雄」,引起各界熱議;教育部臉書小編搭上熱潮,8日整理一些與日文有關的台灣地名由來,和大家分享歷史知識。
教育部發臉書指出,許多台灣地名都與日文有關,例如台北「松山」原名是閩南語發音的「錫口」,源自凱達格蘭族語,意指「河流彎曲處」,因為日本人覺得景色和日本的松山(Mastuyama)相似而改名;新竹「關西」原稱「咸菜棚」,因客語的「咸菜」發音近似日文「關西(Kansai)」而得名。
教育部說,嘉義「民雄」原本叫「打貓(Taneaw)」,與日文「民雄(Tamio)」讀音相近,日本人取其漢字更名為民雄;台南「玉井」過去稱「噍吧哖」,也因同樣原因更名。
文中提到,台東「鹿野」原稱「鹿寮」,日本人招募新瀉縣鹿野農民移民此地,所以改名鹿野;花蓮「瑞穗」在阿美族叫「可可(Kuko)」,有平原遼闊之意,也有人稱「水尾」,意思是「秀姑巒溪之尾」,日本人將其改為與水尾日文發音Mizuo相近的瑞穗(Mizuho)。
文中說明,這兩天備受熱烈討論的高雄原名「打狗」,是馬卡道族語的閩南語音譯,因為發音接近京都附近的高雄山(Takao),後來才被改名為「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