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失落的八通關「阿桑來戛支線」 布農耆老率隊探勘成功
卓溪登山協會組成探勘隊伍,2月17日出發,圖為出發前在山風一號吊橋合影。(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日本殖民者建於1925年的八通關越嶺古道阿桑來戛支線,比主線晚4年落成,從佳心駐在所沿西北稜線下,經由阿桑來戛鐵線橋(吊橋)跨越拉庫拉庫溪,再往北爬升500公尺上拉庫拉庫溪北岸的大部落阿桑來戛之後,可接到北岸的清朝八通關古道,但支線已荒廢多年。卓溪鄉登山協會的布農族耆老魏友仁帶著年輕一輩族人,2月下旬試著探勘舊路,還找到隱沒多年的阿桑來戛鐵線橋門。
被形容為「深邃美麗」的拉庫拉庫溪是東遷的布農族傳統領域,從上游到下游沿線的河階分布了布農族人建立的舊部落,阿桑來戛(Asang daingaz)在布農語意思是「古老的部落」。花蓮縣文化局表示,為深化當代布農族人和傳統領域的連結,縣府獲文化部核定「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除了輔導卓溪鄉的高山協作成立卓溪登山協會,進行增加文化歷史解說、登山嚮導技能深化等等培訓課程,又逢政府的「山林開放」政策,縣府希望和卓溪鄉公所、卓溪登山協會合作,希望建構布農族史觀的文化解說、具有布農文化特色的登山產業,當中也包括探尋失落的古道舊線。
文化局說,巒社群為主的卓溪鄉中正部落曾在2003年的尋根活動,走過這條路線,但16年來這條路線已少有人踏足,今年2月在耆老魏友仁率隊、古道專家張嘉榮協助,從佳心往西北方稜線下降,沿途林相優美開闊,還找到埋沒在荒草中的阿桑來戛鐵線橋的吊橋橋門,南岸、北岸橋門都尋獲,在古道專家林一宏2009年出版的《八二粁一四五米》書中的紀錄,當時還沒有尋獲橋門遺跡。
過橋門後碰到峭壁地形,也憑著獵人開路的智慧,繞過峭壁找到下溪底的路,渡溪後接著要往東北稜的舊路路跡不明顯,一行人找路上攀,通過多處溪溝陡坡、向上爬升150公尺後,開始見到日本古道遺跡,至海拔800公尺已有保存完整的日本古道,再緩緩上到海拔968公尺的阿桑來戛駐在所。
駐在所平台的建築物已頹圮,只剩石階、房屋基座砌石等駐在所遺構,周遭找到約10戶的布農族石板屋遺構。當地耆老表示,這些石板屋是巒社群Isinkaunan氏族家屋;而文化局文資科長黃用斌、科員陳孟莉也在上週12日到14日前往確認,對於探勘成果表達肯定。
依學者林一宏研究資料,日本政府是在1909年初設阿桑來戛駐在所,是拉庫拉庫溪流域第一個設駐在所的部落,也是「花蓮港廳」當年最偏遠的駐在所,駐在所也附設乙種教育所,當時的日本警察要赴任,走的是清八通關古道,從卓溪部落翻閱卓溪山、經過異祿閣至阿桑來戛,從駐在所往東北爬升到海拔1350公尺,可接到清八通關古道。
文化局長江躍辰說,以耆老魏友仁的山林智慧、加上年輕族人文化傳承的決心,發展登山產業的用心成果相信會是地方創生的良好案例。
卓溪鄉登山協會理事長林志明則提醒山友,阿桑來戛支線局部路線路跡仍不明,須通過容易落石的崩壁,渡溪還得小心溪水暴漲,而且路線位於布農族傳統領域內,呼籲民眾或山友若要前往,須審視評估風險,並請卓溪登山嚮導帶隊。
一行人找到失落已久的阿桑來戛鐵線橋的橋門。(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探勘隊成員在阿桑來戛鐵線橋橋門留下紀念。(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探勘隊伍找到日八通關古道阿桑來戛支線,部份路段的古道路基仍然很明顯。(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卓溪鄉布農族族人在日八通關古道的阿桑來戛駐在所附近,找到石板屋遺址,族人表示,這是巒社群Isinkaunan氏族家屋。(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卓溪登山協會探勘隊伍在阿桑來戛駐在所遺址前合照。(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日治東臺灣新報編輯毛利之俊的《東台灣展望》一書,有阿桑來戛鐵線橋照片,鐵線橋位於岩石絕壁上方,橫跨拉庫拉庫溪南北岸,水面上還有一座布農族人搭建的小木橋。(花蓮縣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