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一碗飯一世情 村長夫婦每天張羅150張嘴

2020/01/13 19:12
150名老人每天在這裡吃中餐。(記者顏宏駿攝)

150名老人每天在這裡吃中餐。(記者顏宏駿攝)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縣溪州鄉大庄村堪稱是南彰化辦理老人供餐的典範,食堂開辦逾3年,目前每天中午約150名老人在此用餐,村裡約有25名工作團隊輪班為老人張羅中餐,團隊的靈魂人物村長陳元振夫婦突破萬難,餵飽社區老人,有村民說,一間食堂更勝「重陽敬老金」。

大庄老人食堂前年曾經躍上全國新聞版面,當時北農發生殘菜事件,時任總經理的吳音寧自掏腰包購買殘菜送到這個食堂作成菜乾,卻被北市議員扭曲成「拿殘菜圖利自己家鄉」,風暴過後村民的心更凝聚。

大庄村位於溪州鄉的最南端,是緊鄰濁水溪的典型農業村,社區人口老化,離市區又遠,又無像樣的集會所,資源相對貧乏,卻也因此被公所選中作為「老人食堂」的示範點。

前鄉長、現縣議員黃盛祿說,當年把大庄村列為首選除了村民需求殷切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村裡「人和」、「凝聚力強」,因為社區食堂絕非單純「開餐廳、人進來」那麼簡單,村民得「自己養自己」,不能一直仰賴政府「餵食」,團隊合作很重要。

陳元振夫婦每天張羅150名老人的中餐。(記者顏宏駿攝)

陳元振夫婦每天張羅150名老人的中餐。(記者顏宏駿攝)

村長陳元振說,雖然社區無集會所,但他們在村民信仰中心開天宮旁開闢廚房,請一名廚師,再挑25名志工做挑菜、洗菜的工作,還要有一名行政開菜單和採買。

他說,他們一開始就不打算給大家吃「免錢飯」,「這不是福利而是制度」,每餐45元,提前預約才有得吃,年紀越長優惠越大,從剛開始50人搭伙,到現在約150人。

他表示,食堂開辦後,每天充滿老人的歡笑,「誰沒來?」就知道可能身體欠安,一旦發現問題,社區扶助立即介入,另外送餐到府,也發現多起獨老待援的案例,「老人食堂」已經成為「社會安全網」的第一線。

陳元振說,一路走來非常辛苦,很多人都是義務奉獻,但「一張吃飯的嘴,也是說話的嘴」,100人有100種意見,飯太軟、太硬被嫌,菜太鹹太淡也被嫌,肉太柴太肥也被嫌,3年來共換了5名廚師,都是受不了食客的酸語,後來他們漸漸抓到老人家的「黃金口味」,也教育老人要配合食堂的口味。

大庄老人食堂走過3個寒暑,社區自食其力,餵飽150名老人。(記者顏宏駿攝)

大庄老人食堂走過3個寒暑,社區自食其力,餵飽150名老人。(記者顏宏駿攝)

他表示,光靠老人家伙食費,食堂很難持續,所以社區行政人員必須懂得寫「計畫書」向相關單位爭取經費,縣府、肉品市場、公所、果菜市場…都是他們爭取經費的來源,一個案子能爭取5、6000元就幫助很大,如果一昧往社會處或衛生局,因為經費儈多粥少,反而爭取不到。

陳元振強調,「老人食堂」絕不是開餐廳、找老人來吃那麼簡單,要把這裡經營成「老人活動中心」,用一碗飯實現「社區關懷」、「就近照顧」,過程中會有很多難題,大家一起做,有不同的聲音,就把「聲音公開」,藉由開會解決就會漸漸上軌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