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整復推拿屬醫療行為 消基會籲更名「民俗調理技術士」

中華民國中醫傷科醫學會理事長廖慶龍示範推拿。(記者羅綺攝)

中華民國中醫傷科醫學會理事長廖慶龍示範推拿。(記者羅綺攝)

2019/08/14 21:56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許多民眾為舒緩筋骨痠痛、肌肉緊繃等身體不適時,會選擇到按摩中心、養生館、國術館接受推拿、按摩,但卻不時發生受傷的意外事件,「骨質酥鬆的人按到骨折」也所在多有。

勞動部今年2月配合衛福部管理需求,辦理「傳統整復推拿技術士」證照,一般民眾受18小時的課程後即可應考,但執業內容不能做骨折整復、脫臼整復、中醫推拿等醫療行為,只能以紓解、消除疲勞為目的。

消基會董事胡峰賓指出,按摩的定義是紓解筋骨、消除疲勞,不是醫療行為,但推拿是校正治療人體疾病,屬於醫療行為;衛福部不能加上「傳統」2字後就變成非醫療行為,這樣好比「白馬非馬」,有誤導民眾之虞,且已逾越醫療行為的紅線。

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系教授黃蕙棻指出,民俗人員不具醫療專業,但是刊登誇大不實的醫療廣告,甚至擅自執行醫療業務者甚多,因而造成重大傷害或消費糾紛也所在多有,自97年至107年經法院判決確定共有102件。黃蕙棻認為,若稱「整復推拿技術士」恐誤導民眾以為他們是醫療人員,應更名為「民俗調理技術士」。

中華民國中醫傷科醫學會理事長廖慶龍表示,勞動部推傳統整復推拿考試並發證照,但原有的法規不夠完備,所以衛福部草擬「民俗調理管理條例」,但條例仍在審查,尚未送至立法院,證照卻將於11月進行考試。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詹益能認為,地方診所要開業一定要經過地方衛生局得審核,但在民俗調理主管機關是衛福部還是勞動部?如果發生醫療問題又要找誰負責?

消基會吳榮達秘書長呼籲,衛福部須清楚將醫療行為與非醫療行為分界,以免民眾混淆;而還在立法院的民俗調理管理法也應儘速通過,以釐清各項責任與歸屬。

衛福部中醫藥司回應,為避免技術士發證後,民眾誤認為醫事人員,衛福部將要求從業人員應於執業場所明顯處懸掛「民俗調理業管理規範」及「民俗調理人員工作倫理守則」,並將責成各地方衛生局加強稽查。

衛福部也表示,將函請勞動部參處,未來制定民俗調理管理專法時,於技術士證章節加註「民俗調理」字樣,以供民眾辨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