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區公托家園 台南將新增2處公共托嬰中心
台南市今年計畫在北區及中西區,設置2處公共托嬰中心,預計可收托70名0-2歲幼兒。(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推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今年計畫在人口稠密及0-2歲幼兒人數較多的北區及中西區,設置2處公共托嬰中心,預計可收托70名0-2歲幼兒。
台南市社會局長黃志中表示,南市家長選擇由托嬰中心或居家保母照顧幼兒者僅佔約18%,其餘82%的家長均選擇親屬或自行照顧,社區公共托育家園的可近性社區照顧模式,相當符合家長需求,社會局並設置親子悠遊館,打造親子安全專屬活動空間,增加家長育兒支持,社會局自去年起,運用社區活動中心及學校餘裕空間,預計至明年在全市共設置23處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或公共托嬰中心。
黃志中指出,社區公共托育家園或公共托嬰中心,月費1萬元,一般家庭托育補助每月3000元,中低收入戶每月補助5000元,低收入戶、發展遲緩、身障兒童及特殊境遇家庭,則是每月補助7000元。
另外,全市的親子悠遊館也將於明年達到14處,同時以「行動親子悠遊館」的方式,運用3部外展服務車進入較非都市化的區域,,提供教具、玩具及圖書給兒童及照顧者,及辦理親子活動。
在托育公共化方面,增加社區托育家園及建置準公共化托育機制,並與居家式托育(保母)、私立托嬰中心合作,由政府每月補助6000元,與家長共同分擔費用,目前私立托嬰中心簽約率81%,居家式托育(保母)簽約率95%。
社會局配合中央政策,也從去年8月起,擴大發放0至2歲育兒津貼,自己帶孩子的家長每月可領2500元,若有第3名以上子女,每月再加發1000元,以減輕家長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