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在即 高市將投入1.35億元清淤、修補雨水下水道並行

高市將投入1.35億元清淤、修補雨水下水道並行。(記者陳文嬋翻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市5月進入雨汛期,易因午後熱對流等因素降雨,水利局今年防汛重點鎖定雨水下水道,將投入1.35億元,加強清淤、修補並行,本月底先完成淤積70公分處,整體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
高市雨水下水道全長600多公里,水利局爭取內政部營建署經費1.2億元,自去年2月起展開全面普查,以人力及機器進行總體檢,目前已檢視425公里,其中淤積長度約160公里,深度分別30、50、70公分。
水利局將投入2000多萬元清淤,更追加第二預備金3500萬元,本月底先完成淤積70公分處,包括鳳山區澄清及覺民路、大寮區八德路等,其餘將於今年底完工。
水利局檢視雨水下水道需修補及持續追蹤共計10521處,其中有236處破損,因老舊鋼筋裸露及混凝土表面剝落裂開、牆面龜裂等情況,但未達破洞情況。
市府動支災損金8000萬元修繕,已完成44處修復,包括岡山區河華路、梓官區同安路等,其餘將持續進行修補,力拚今年底改善完成;另68處易淹水點,已完成7處改善,今年底還可改善18處,明年底可望整治一半。
水利局長李戎威表示,防汛三箭最重要是疏濬,包括雨水下水道、側溝、聯通管,其次加強維護抽水機及抽水站,大雨來前把雨水下水道全部抽乾,並於易淹水點佈設移動式抽水機、沙包等防範,將可降低淹水災情。

高市將投入1.35億元清淤、修補雨水下水道並行。(記者陳文嬋翻攝)